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坝头观湖

乌梁素海夕照 张志国 摄
  □张志国

  一

  坝头,是观赏乌梁素海的最好去处。一湾水呈月牙形,坝头建在月亮湾的中部,从这里眺望,东西两面眼目最宽。尽管视线受到阻隔,难以望到边际。

  我来坝头,已经是第三回了。第一回是受邀去坝湾途经这里,初次听到坝头的名号。第二回是专程探访,为写一篇《坝头纪行》的文章。这一回也算专程,是想一睹近年乌梁素海生态治理所发生的变化。

  乌梁素海,蒙古语意为“红柳湖”,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该湖原为黄河故道,是1850年黄河主河道在河套地区南移后形成的河迹湖。坝头是乌梁素海渔场场部所在,基础设施比较齐全,观湖设有专用的平台,也有简易的望湖亭可以遮蔽风雨。清晨观湖,须头一天住在镇上,第二天起床天色微明,鱼肚白从东方泛起,湖水平静,水面跟青砖铺就的平地没有两样,沉沉尚未睡醒的样子。雄鸡报晓,鸣唱此起彼落,早起的鸟也啾啾有声,在湖面飞鸣。仿佛一场大戏开场前热场的锣鼓。印象中乌梁素海的海鸟,在一整天的每一个时辰,都在不间断地飞舞,海鸟天生是水上的动物,从来被誉为湖海的看门人。栖息的也有,但鸟的类型与善飞的一群似乎不同。乌梁素海鸟类甚多,一两次观湖根本无法识别它们。栖息的鸟是湖上一大景观,黑黑或白白的小点点缀在湖中浅水滩上,珍珠玛瑙一般。有的则独立木桩或船帆,入定似的一动不动。体形硕大的稀有鸟类通常栖身在芦苇中,更不容易正视。最常见不停在空中盘旋的是长嘴灰白的海燕,体型小而翅膀阔,飞翔轻松自在,姿态变化万千,叫声往往连续不断,悦耳动听。

  湖中的芦苇在黎明时分模糊一片,蓊蓊郁郁,犹如黑色的纱帐,随着天光的充盈而渐显亮色。芦苇荡看上去占据了湖面的大半,因而绿色是白日湖景的主色调。时至太阳升到中天,阳光洒满湖面,湖水才露出它的真容,湛蓝,深不可测,在光照下熠熠生辉。

  二

  观湖亭的正前方是一片开阔的水域,足有2公里见方,其间不长一根杂草,周边的芦苇也修剪得整齐。很显然,这是经过人工整理打造的,是码头建设的一部分。渔场场部管理码头及水域,禁止渔民打鱼早已板上钉钉。8点多钟,码头上开始有人影晃动,不多时便有穿防护服的一组人乘坐冲浪汽艇出海。宽阔水域对面和左侧,都是畅通的航道,开阔壮观,也是人工打造而成。冲锋舟在水面滑翔,飞溅起一路浪花。

  上午在湖边逗留,却见两位渔人发动了船只的马达,嗵嗵作响,不时冒起团团烟雾。两人合力将10多条停泊在码头的渔船链到一起,形成长长的一列,一场拖船的湖上作业即将开始。看出门道的人说这是要把船只拖到另一个港湾,因为坝头码头已明文规定不允许再搞打鱼作业。随着领头船马达轰鸣,一列船缓缓移动,偌大笨重的铁船在水上飘移,似有四两拨千斤之效,可见巧用了水的浮力。借水行水是渔人的祖传技艺之一。但今天的作业似乎有些失算,当船靠近航道之时,那船头的航向却怎么也调转不了。渔人使一根长杆,使劲在船头插水硬撑,最终也未能将航向摆正。不得已只好顺势又将一列船倒转了一个大弯,绕回原地重新启航。

  中午时分,湖面风平浪静,那片空阔水域又成了海鸟的世界。这时我才细数了飞鸟的各色翔姿,凌空飞翔的海燕自不必说,令人想到高尔基散文诗里的名句。鸳鸯戏水成双成对,半露身子浮游,悠然自得,不时扎个水猛,潜入水中一两分钟才又露头。更有一种不知名的黑羽大鸟,不时表演一段踩水杂技,两脚轻快地在水上疾走,同时扑棱扇动翅膀,仿佛神话中的“水上漂”。捞鱼鹳捕鱼的姿势迅猛果敢,猛然俯冲而下,尖嘴伸进湖水啄食,连身子也半沉水中,但瞬间又凌空高飞,翅羽不沾一滴水珠。

  时有风掠过湖面,带着凉爽扑面而来,随风飘浮着淡淡的海腥味。

  三

  相比之下,我的感觉是傍晚时分的乌梁素海最为美妙。盛夏天热,人们往往在这个时候来到湖边纳凉。这时的湖面很像一面巨大的明镜,明晃晃的,特别耀眼。不多时,西下的太阳化作一个丹红的圆球,夕阳的余晖如金子一般洒向湖面,湖水与芦苇被映照得五彩斑斓。此刻,是即景拍照的绝好时机,西天的红日与水中的倒影相呼应,艳丽无比。三三两两的人影站立湖边,逆着光照相便形成轮廓分明的剪影,猛一看如雕塑一般。

  站在望景亭上观赏乌梁素海,隐隐约约可见北方远天的山脉,那是色尔腾山的峰峦。湖的月牙形似乎也更加轮廓分明,其东北与大佘太毗邻,西南则延伸西山咀卧羊台脚下。水域面积293平方公里,但给人的观感却是无边无际,体量无穷。这时不经意间转身回望,渔场场部人居小镇在夕阳余晖间亦生动多彩,楚楚动人。抬眼远眺,却见雄伟的乌拉山,峰峦间棱角分明,阴阳抱合。这一段山脉由东向西海拔渐渐下降,最西头的山咀已是视线不能企及。

  原来,这坝头是天然的一块宝地,看得见水,望得见山,叫人难忘乡愁。在返回住地的途中,同行者一路说说笑笑。顺便攀谈相问,来自呼和浩特的几名游客,自说他们的父辈曾在渔场工作生活。他们此次来乌梁素海,是在踏寻父辈的人生足迹。

  一位名叫贾玉芹的七旬老者,是20世纪60年代从河北唐山而来,他把自己一生的聪明才智奉献给渔场建设,退休以后坚持锻炼身体,如今依然精神矍铄。他告诉我一个健康长寿的秘诀,就是天天诵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5版:特刊
   第06版:出彩
   第07版:锡林郭勒
   第08版: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9版:要闻
   第10版:要闻·资讯
   第11版:北国风光
   第12版:收藏
坝头观湖
放飞兴安诗歌梦想
在这片土地上
2023,时间的浮雕
雪山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