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筷尖上的文化融合

  □王宗

  筷子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之一,历史悠久,往前追溯,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多元与融合的发展历程。

  筷子的原型,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考古中被发现。1993年4月5日,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会同扬州市博物馆、盐城市博物馆及高邮市文管会组织了一支考古队,在高邮龙虬庄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一系列发掘工作。该遗址被评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考古人员在这里发掘出土了42根骨棍,也就是骨箸,即中国最早的筷子原型。

  高邮龙虬庄遗址发掘之后,更多的考古发现表明,筷子在古代首先是烹饪工具,且用途甚广。根据考古和文献记载,勺子才是最早用于进食的主要工具,即文献中的“匕”或“匙”。

  吃熟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特征,中国人“尚热食”的传统直接导致筷子的产生。战国晚期,筷子完成了从烹饪工具到进食工具的转换。

  从历史演进的层面看,筷子注定是中华民族饮食融合和饮食文化多元架构的产物。

  从汉代到唐代,勺子虽然仍然作为主要的餐具,但是,由于小麦由粒食改为粉食,筷子便成为食用面条、饺子等尤其是饭菜一体的面食的首选工具。炒这种烹饪方式的发明,更加拓展了筷子的使用范围。

  自唐宋始,中国水稻种植的推广促使人们的主食发生了改变,烹饪技术的飞跃发展特别是炒菜的普及,饮茶伴随茶点的风尚,以及合食制的出现,都使筷子原来“筋”(辅助)的位置有了质的提升。

  尤其是北宋和南宋政权的更迭,推动了中国饮食朝着多样化的趋势发展。不仅像水稻这样的南方作物在北方地区种植,而且在唐代努力的基础上,小麦等北方作物继续被推介到南方,得以更为广泛的种植。其中部分原因是为了满足跟随宋王朝南迁的北方人的需求。他们的饮食习惯也影响了南方居民:从那以后,甚至更早,小麦面粉的食品如面条、馄饨,也成为南方人的日常主食,即使大多数时候只是被当作早餐和点心。

  由此可知,饭食如此丰富,食客如此众多,加上杭州地处江南,制作木筷、竹筷十分容易,势必会出现像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描述的就餐者景象:“旧只用匙,今皆用箸也。”

  元朝建立之后,各种饮食传统继续保持着相互碰撞融合的趋势。著名的《饮膳正要》一书,是中国饮食史上内容十分详备的养生医疗食谱。以饺子而言,周密说南宋有“诸色角儿”,而这一称呼在元代更为流行。《饮膳正要》中列有水晶角儿、撇列角儿、时萝角儿,并提供了颇为明确的食谱。这些“角儿”用羊肉做馅儿,显然反映了蒙古族的风俗,已经与今天人们包的饺子十分类似了。人们吃饺子一般用筷子,所以元代筷子的用途,亦有扩展。更重要的是涮羊肉向中原地区的传播,使得用筷子变得更为重要。这道起源于蒙古族的美食,很受其他民族的青睐,尤其是北方居民。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一方面,正确使用筷子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另一方面,分享食物、一起吃饭又是改善和维系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共用餐具甚至成为表达友情和爱情的特殊方式。于是乎,筷子又成了一种象征,潜移默化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基因中。

  筷子成双,长久以来是中华各民族作为新婚夫妇互赠以及亲朋馈赠的信物和礼物。中国古代还有用筷子占卜的记载,拿筷子的方式、举起筷子、掉落筷子、折断筷子都有一定的预兆和含义。不同质地的筷子寓意也不同:象箸是奢华的代表;金箸在历史上常由皇帝用来奖赏忠诚得力的大臣,也是皇室礼物和祭祀用品;从实用角度看,银箸更受大众欢迎;玉箸精致易碎,在中国古代常用来作为事业成功和生活富华的象征,唐代诗人还用它来比喻眼泪,表达相思、愁怨等情绪;竹筷则是朴素生活的代表。

  筷子在日语中的发音与桥的发音一样,确实,筷子自古就起到了连接各民族饮食文化的作用,相信以后,筷子还会继续发挥着多元架构的功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法治
   第06版:社会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乌海
   第09版:思·享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资讯
   第12版:要闻
一笼莜面出塞外 百变花样显情怀
筷尖上的文化融合
小莜面 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