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爬山调:各民族 文化融合的结晶

  □孟荣涛

  爬山调是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的一种短调民歌,也称爬山歌、山曲儿。爬山调的艺术风格源于古风,可以在《诗经》里见到类似风格,同时它也受到《敕勒歌》《木兰辞》等北朝民歌的深刻影响。

  爬山调最早产生的时间可追溯至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据史料记载,当时绥远城将军放垦土地,大量招集晋、冀、陕、豫等地的汉族移民。咸丰年间,大批山西、陕西等地的汉民迁徙到大青山一带安家落户,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走西口”,打造出一条连接中原腹地与北方游牧地区的经济和文化通道,促使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相互交融。

  长期的交往交流,带来各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最终形成了爬山调这一文化融合的产物和代表,爬山调融合了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的民歌特点,吸收了蒙古、回、满等民族的音乐元素,深受各民族人民喜爱。河套地区赞爬山调数量多,便唱出“爬山调儿好比牛毛多,三天唱不完个牛耳朵”。

  爬山调的音乐高亢粗犷、热烈奔放,以徵调式、商调式和宫调式居多,常用比兴、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演唱者多为即兴演唱,想到什么就唱什么,看到什么就唱什么,走到哪儿就唱到哪儿,所唱内容都要合辙对称,上口押韵。歌词语言多用乡土重叠词,乡土气息浓郁,听起来格外亲切生动。

  爬山调分为山区爬山调和平原爬山调,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爬山调属于山区爬山调,也称后山调。爬山调还有室内、室外之别,室内爬山调多由女性演唱,以生活歌、爱情歌和恩怨歌为主;室外爬山调多由男性演唱,以劳动歌、社会歌、生活歌和爱情歌为主。

  爬山调被武川当地群众俗称为“烂席片”。“烂席片”一词形象地概括出后山调的一些特点,篇幅无限制,长短可随意,两句为一段、句尾要押韵,句不限字数,即兴来演唱,随性唱几句。正如一首爬山调的歌词中所唱的“山曲儿本是肚里生,心想唱甚就唱甚”。

  后山调融合了陕北信天游、晋北民歌、冀西民歌语汇和蒙古族长调民歌形式,以高亢悠长的旋律,粗犷自由的唱腔和质朴形象的内容著称,深受阴山北麓一带劳动人民的喜爱。

  1953年,武川人张二银虎进京汇报演出,他唱的爬山调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宝贵的莜面调”。后山调不同阶段的典型曲目有《咱们和八路军是一家人》《翻身全靠毛主席》《感谢毛主席 不忘共产党》《虎踞龙盘得胜沟》《大青山来了李支队》《咱庄户人的好日子还在后》《心窝窝满是爱党的情》等,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对伟大领袖和人民军队的拥护爱戴之情。

  平原爬山调又称河套爬山调,在河套地区劳动人民中广为流传,呈现出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特点,是当年“走西口”老百姓用来抒发和宣泄内心情感而产生的艺术形式。他们将信天游、情歌与河套民歌、游牧民歌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河套爬山调。爬山调的题材和内容丰富多彩,时代特色鲜明,旋律婉转自如,演唱时常使用河套特色方言及叠词,如用哭鼻鼻来形容人哭泣,用泪蛋蛋形容眼泪等,艺术风格灵动活泼。

  河套爬山调内容丰富,包括历史传说、民众生活、爱情歌咏、军民情谊等题材,代表性曲目有《想亲亲》《大黑牛耕地犁黄土》等。

  爬山调是劳动人民共同创作的口头艺术形式,它为促进内蒙古地区民间文化繁荣和各民族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爬山调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许多优秀的爬山调歌曲已濒临失传,亟待进一步加强保护传承力度。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思·享
   第06版:法治
   第07版:社会
   第08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乡村振兴
   第12版:文艺评论
一壶一世界 方寸藏乾坤
爬山调:各民族 文化融合的结晶
老手艺传承需要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