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躬身为桥连山海

——政协委员助力京蒙协作群像速写
  有一种力量,叫携手奋进;有一种温暖,叫京蒙情深。

  2023年初,北京市政协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创新开展了“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行动,推动京蒙在教育、医疗、农畜产品销售、文旅、产业合作和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升级。作为这一行动的积极践行者,有这样一群政协委员,他们躬身为桥消弭山海间的距离,推进资源互通,构筑交流纽带,诠释着双重身份下的双重责任与担当。

  笃志职教成就更多精彩人生

  2023年11月18日,对于乌兰察布市政协委员、内蒙古万仕教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宏军来说,是尤为难忘的一天。内蒙古职教园区现场礼炮齐鸣、彩烟腾空,内蒙古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项目建设正式启动。

  “经过各方的支持努力,我们的项目被成功引进来,京蒙教育协作再次‘手拉手’,希望能为内蒙古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万宏军激动地说。

  万宏军口中的“引进来”,源于一场“招企引校”行动。

  2022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决定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规划建设内蒙古职业教育园区,诚邀全国各地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学校参与职业教育园区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万宏军带领团队响应号召,利用在北京市优质的护理、中医药和康养职教资源,申请在内蒙古筹建一所医药类民办非营利性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

  “‘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的区位优势很有吸引力,再加上‘京蒙协作’和‘京蒙教育倍增计划’这个大平台,我们很有信心使学校立足乌兰察布,服务内蒙古,融通京津冀,面向全中国。”万宏军介绍,内蒙古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初期规划建设用地399.7亩,将开设护理、中医康复技术、中药材生产与加工等专业。

  项目初期,好多工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万宏军经历过一些困难。但他信心坚定、迎难而上,就像一匹“蒙古马”勇往直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相比于“教师”“校长”“董事长”这些头衔,万宏军更愿把自己定位为“创业者”,带领团队打造内蒙古职教新高地,成就更多精彩人生。

  当好京蒙协作的见证人和落实者

  “目前,北京8家医院与内蒙古7家医院进行协作,北京专家团队‘一对一’扶持我们的神经内科、呼吸科、心血管外科等,有针对性地诊治内蒙古老百姓的高发病、常见病。”2024年1月30日下午,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开启,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郭欣君现场解读医疗协作领域中的“京蒙样板”。

  “两地协同推进内蒙古建设临床重点专科、带出一批专科人才、填补一部分技术空白。”从医近20年的郭欣君成为“让内蒙古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名医,享受优质医疗资源”的见证人。“如今,我每周二上午都会与阜外医院连线,进行重点学科会诊、查房及病例讨论。周末我就会去周边旗(县)医院出诊和授课。”2023年,郭欣君在和林格尔县人民医院内科培养了20多名学生,全年接诊超33000人次,身体力行用所学回报社会、服务群众。

  让医疗人才“沉下去、留得住”是郭欣君一直以来着力调研求解的问题。在走访多家基层医院充分调研后,她提交了一份关于解决基层医院人才流失问题的提案,呼吁为基层留住更多健康“守门人”。

  架起农牧民走向市场的桥梁

  “今年种啥?种多少?”春分前后,种瓜种豆。在包头市九原区哈业胡同镇的温室大棚,包头市政协委员、内蒙古润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敏灵和乡亲们围坐在一起,正商量着今年的地怎么种。

  “这些蔬菜可是要供往北京大市场的,一定要保证品质,不要砸了咱内蒙古的招牌!”张敏灵向乡亲们分享好消息的同时,积极帮助大家解决春耕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023年11月底,为了响应“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行动,张敏灵跟随包头市政协调研组来到北京市丰台区、通州区及新发地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学习对接。在两地政协助推下,新发地与张敏灵的公司签订了2亿元的购销协议。

  在张敏灵看来,接到这样的订单是荣幸,也是沉甸甸的压力与责任。他要利用好公司培育、种植、销售、配送于一体的服务优势,让内蒙古农牧民享受到丰收的甜蜜,也要让更多绿色优质农畜产品丰盛北京市民的餐桌。

  一直以来,张敏灵致力于打造联结农牧民和市场的综合性农业服务企业。作为包头市政协委员,张敏灵先后提交了《将包头本地蔬菜等农产品放入保鲜库错峰销售的建议》《增运力  降成本  畅通农副产品产运销》等提案和社情民意,务实接地气的意见建议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农民子弟,张敏灵一直在思考,能为乡村振兴做点什么。他先后为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黄羊城村、阿令朝村捐助近10万元的粮油产品,出资15万余元收购固阳县农副产品,企业目前各类捐款已达300多万元。

  扬起京蒙协作文艺之帆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相约去诉说思念的情。”2023年5月7日下午,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青年歌手乌兰图雅在北京民族剧院,用一句经典歌词向媒体和首都观众推介内蒙古经典歌曲演唱会《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希望通过一首首耳熟能详的草原歌曲,唱出草原人民的心声,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草原人民的热情。

  作为一名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乌兰图雅一直积极为京蒙协作鼓与呼。她参与了内蒙古自治区与中央企业深化合作座谈会,倾情为家乡代言,用歌声吸引更多的企业家走进内蒙古、了解内蒙古、爱上内蒙古。她参与“亮丽北疆·精彩内蒙古”优质绿色农畜产品推荐季活动直播,如数家珍般地为广大网友介绍内蒙古的特色美食和四季美景。她化身资深的非遗文化推广人,说自己很喜欢搜集非遗物件,其中有不少蒙古族民间刺绣。

  乌兰图雅感言,自己是从内蒙古走出去的姑娘,有责任有义务推动家乡的文旅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北疆文化,爱上内蒙古。2024年自治区两会上,她提交了一份推动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提案,建议以“智库+”模式,形成智库专家与职能部门、调研基地、媒体联合工作机制,对新时代创新文化做出提炼,助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带动文旅产业吸引力。

  “文艺志愿者”是乌兰图雅的微信昵称。多年来,她广泛参与上百场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在公益演出中,她从来不嫌山高路远、车马劳顿。她觉得,在群众真挚的眼神和热烈的掌声中,她找到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最高价值。

  让乡村开出“产业花”结出“幸福果”

  初春时节,走进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以下简称阿旗)乌兰哈达乡温都尔呼舒村的食用菌示范基地,处处是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38栋温室大棚里,一朵朵羊肚菌破土而出,菌盖饱满肥厚、菌柄光滑如玉、菌香沁人。

  “这是京蒙协作帮扶阿旗深入实施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自治区政协委员,阿旗委副书记、旗长陈虎男介绍,阿旗与北京市昌平区结对共建以来,借助昌平区资金、技术、市场等要素优势,因地制宜推广发展食用菌产业,建设集培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食用菌产业链,每年可实现产值4000万元。

  草莓育苗种植也是陈虎男力推的重点产业。他利用昌平区在鲜食草莓领域的品牌优势,和阿旗的地理位置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自然环境优势,投入协作资金在双胜镇建成日光温室、春秋棚、玻璃温室等145栋,年可培育草莓种苗900余万株,着力打造“北京优质草莓苗培育供应基地”。

  “在建设草莓育苗产业园之前,这里是一片盐碱地,荒芜许久。如今,在昌平区的帮扶下,曾经的盐碱地成了‘香饽饽’,变成了村民的‘甜蜜事业’,乡亲们别提有多高兴了。”双胜镇三座山村党支部书记孙玉刚笑着说。

  陈虎男深知,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重要引擎。他积极到北京企业宣传推介、对接洽谈,采用“政府+经营主体+农户+企业订单”的经营模式,将食用菌和草莓“一菜一果”龙头企业引入阿旗,为阿旗产业发展增添振兴双翼。

  2023年8月,陈虎男密切关注昌平区汛情动态,积极了解受灾地区实际需求,牵头组织有关部门紧急调拨小米、大米、白面、牛奶等物资,倾心相助昌平区部分受灾地区抗洪救灾。

  陈虎男说,京蒙协作为阿旗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让政协委员找到了履职尽责的应用场景,将着力推动援助项目落地落实、产业合作提质提效、两地交流走深走实,以实际行动和成效造福人民。

  用科技将“烫手山芋”变成“宝贝疙瘩”

  玉米是突泉县的主要农作物,可每当收获季节之后,烧不得又没处扔的玉米秸秆却成了“烫手山芋”,让乡亲们很是烦心。

  致力于生物领域研发工作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航天恒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明,带领公司团队来到突泉县调研,为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提供了新办法——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秸秆处理,将秸秆化身成为牛羊爱吃的“营养餐”。

  在突泉县养殖专业合作社,几个大圆垛的塑料袋内装的是发酵好的秸秆饲料。“以前我们也拿玉米秸秆喂牛,牛只吃叶子不吃秆。而发酵的饲料,牛吃得可香了。”当地农民算了一笔账,一头牛一天要吃30斤饲料,比较一算,光成本一年就能省下三四万元。

  “科技+秸秆”还可以变身“清洁能源”。

  “以前烧煤还得掏灰、生炉子,自打用上这个燃料,产生的灰少,取暖效果一点都不差。”突泉县太平乡白庙子村村民王玉成介绍。

  王玉成所说的清洁燃料就是刘海明通过科技手段,将秸秆燃料基质块产业化,制成高密度新型环保生物质燃料代替煤炭。在内蒙古漫长的冬季,使用这些环保燃料,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也为当地农民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当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一切都有可能。刘海明带领公司与内蒙古三阳牧业有限公司建立帮扶合作关系后,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让原本“一文不值”的玉米秸秆“身价”暴涨,也变成了农户致富的“宝贝疙瘩”。

  “作为北京市的高科技企业,我们要响应国家号召,为乡村振兴、农民致富提供科技和人才的有力支持。”刘海明这样说。(李海鑫)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法治
   第06版:出彩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社会
   第09版:视界
   第10版:乡村振兴
   第11版:文件
   第12版:要闻·文件
躬身为桥连山海
振兴路上乳香飘
水保治理增色北疆绿美画卷
税宣“低碳行” 惠民“送春风”
开展宣传活动 提高预防能力
税惠春风吹万家 助企发展暖人心
金融消保在身边 保障权益防风险
税法宣传进企业 优惠政策送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