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保治理增色北疆绿美画卷

  内蒙古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但区域内水资源匮乏、降水量少、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内蒙古也成为了全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

  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坚持不懈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内蒙古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对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23年底,全区水土保持率达到52.37%,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向好态势,其中,水土流失面积下降9.43%,中度以上等级水土流失面积下降50.47%。

  然而,全自治区仍有水土流失面积56.9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47.63%,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旧繁重、不容乐观。

  为扎实推动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管理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和基础支撑能力以适应新时代要求,内蒙古坚持问题导向,靠改革破难题,靠机制增活力,牢牢把握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为自治区水土保持工作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水土保持工作29条具体举措,大胆改革创新,坚持“大水保”理念,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格局。

  2023年,以奖代补试点工作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和杭锦旗开展,这是内蒙古以创新机制推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生动实践。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侵蚀沟治理、坡耕地综合治理和淤地坝建设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内蒙古不断探索新路径、激发新活力,加快推进区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进程,全面提升我区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由减量降级向提质增效转变。

  为有效解决人为水土流失“增”的问题,实现“减”的目标,内蒙古常态化开展水土保持遥感监管,通过“天上看、地面查、全覆盖”,同步加强部门间协同监管和联动执法,及时发现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使人为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

  2019年至今,共开展覆盖全区的遥感监管12期,解译并下发扰动图斑55895个,查处违法违规项目和人为活动8958个,推进遥感监管违法违规项目整改8293个,完成率92.92%。将20余个市场主体列入水土保持信用监管“重点关注名单”。协同推进强治理,联动发力严监管,多管齐下全面推进水土保持工作从严从紧、从细从实发展。

  大数据时代为水土保持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与机遇,扩展了水土保持领域信息数据的具体来源,也为水土保持信息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聚焦新形势,我区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推进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水土保持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水土保持管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目前,内蒙古已基本形成由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监测机构组成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已建监测站点35个,其中,12个被纳入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建成自治区水土保持大数据平台,实现了水土保持部门上下之间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完成241座中型以上淤地坝防汛监控设施安装,大幅提升淤地坝安全运行管理能力。

  新时期,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东北黑土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以及乡村振兴等区域重大战略,内蒙古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以水土流失治理实现“共建共享,共治共管”为理念,构建“两区三带”水土流失重点防治新格局,全面助力“三北”攻坚战和防沙治沙“三大标志性战役”,以时不我待的干劲、久久为功的韧劲再创绿色奇迹。

  (赵倩 李建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法治
   第06版:出彩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社会
   第09版:视界
   第10版:乡村振兴
   第11版:文件
   第12版:要闻·文件
躬身为桥连山海
振兴路上乳香飘
水保治理增色北疆绿美画卷
税宣“低碳行” 惠民“送春风”
开展宣传活动 提高预防能力
税惠春风吹万家 助企发展暖人心
金融消保在身边 保障权益防风险
税法宣传进企业 优惠政策送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