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引领赋能 特色产业“开花”

  □本报记者  宋爽

  “在年初的京蒙推介会上,我们与北京的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推动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这次合作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收益,也能带动产业链上游的合作社、种植户增收致富。”日前,阿拉善盟尚容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磊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道。

  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沙生植物,阿拉善的肉苁蓉、锁阳、黑果枸杞等沙生植物品质高、口碑好,很受市场欢迎。2023年11月,肉苁蓉(荒漠)列入药食同源物质目录,为生态产业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前景。看到肉苁蓉的销量、价格都越来越好,农牧民发展梭梭肉苁蓉产业的热情更高了,作为一家生产研发肉苁蓉系列产品的本土企业,王磊对这个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长期以来,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一直是制约阿拉善盟生态产业发展的瓶颈,也是影响企业、农牧民种植积极性的关键因素。如何破题开局,走出困境?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是破题开局的关键。阿拉善盟以党建为引领,把科技创新作为突破口,着力抓实“人才带动”这个关键,先后多次完善“1+N”人才政策体系,发布人才新政50条,制定12项配套措施,从资源开发——高效利用——防沙治沙的全技术体系柔性引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科研成果转化,先后引导和推动了一批特色生态产业企业与5个国家、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5家研究所和高校开展科研合作,研发出肉苁蓉(荒漠)护肤品、肉苁蓉(荒漠)酵素、肉苁蓉(荒漠)干红葡萄酒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形成了集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加工转化率达到68%。目前,全盟直接和间接从事生态产业的农牧民达3万多人,人均年收入3万到5万元,部分农牧户达到10万至30万元。

  今年年初,在乌兰布和示范区各嘎查分红大会上,一张张满带笑容的脸庞映衬出农牧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23年,乌兰布和示范区上滩嘎查、巴彦树贵嘎查和巴彦套海嘎查通过面粉加工、鸵鸟家畜养殖等项目,使集体和个人分红达108万元。

  民之所需,政之所向。为了带领农牧民增收致富,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走差异化、多元化发展道路。“嘎查的环境越来越好,大伙儿干劲满满,日子越过越红火。”农牧民们连连称赞。

  去年12月,阿拉善盟委顺势而为,加强顶层领导,成立了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强化对全盟特色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指导服务和政策研究,推动特色产业品牌化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全盟特色产业,生态沙产业、骆驼产业、旅游产业等“多点开花”。

  ——阿拉善右旗聚焦做大做强骆驼产业全产业链,探索和构建“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党组织+农牧民参与”新模式,建立骆驼研究院,引进企业12家,研发“驼乳香皂”“驼乳化妆品”“驼肉馅饼”等4大类87个驼产品,产值达到5.6亿元,养驼户人均增收2.5万元以上,全旗近88%的嘎查集体正在共享骆驼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阿拉善左旗围绕宝玉石产业发展,建成规模最大的奇石交易市场,从事宝玉石经营的商家有1600余户,直接或间接从事宝玉石及附属产业的人员近3万人,有效带动了阿拉善文化、旅游、经贸、物流等产业的发展。

  ——额济纳旗打响“胡杨林”生态旅游品牌,阿拉善高新区聚力发展富民养殖业,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围绕设施农业和沙漠旅游闯新路、开新局……

  一项项成果、一串串数据展现着特色产业富民强盟的崭新图景。所到之处,不期而遇的一张张笑脸,让记者真切感受到阿拉善盟涌动着的勃勃生机与活力,党员群众奋斗的底气更足了。

  “阿拉善盟将聚焦特色产业发展,持续聚力用力,强化人才科研支撑,加大资金、政策投入,引导特色产业迭代升级,推动产值规模不断壮大,让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成为农牧民的致富产业。”阿拉善盟委委员、组织部长雷海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先锋
   第06版:青春号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生态环保
提升党建质量 凝聚奋进合力
党建引领赋能 特色产业“开花”
治沙“先锋”
每周一学
“小田变大田”描绘乡村好“丰”景
楼道“大变身” 激发自治“微力量”
村民缴医保 村集体“买单”
用扫帚书写大爱
筑牢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