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广播电视微波线路C121微波站,是姜涛事业发展的重要起点。8年远离尘嚣的山巅之上,锻炼出姜涛沉着冷静的性格。2018年,姜涛调到赤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被派驻到宁城县黑里河镇下拐村扶贫。
“我不是来‘镀金’的,咱村不脱贫,我不走。”年驻村时间达250天以上,走访贫困户1000余次,怀揣着一颗为民服务的热心,姜涛这个“外来人”反倒成了村里、镇里的常客。
“只要全村人共同努力,我就不信富不起来。”凭借姜涛“轴”人作风,下拐村引进牛、羊、驴等规模养殖业,手工艺、服装等加工制作产业,药材、蘑菇等特色种植业,利用村集体经济资金入股企业实现年分红30000元,闲置村委会旧址租赁获得资金37500元,收益的资金用来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两年时间,下拐村顺利脱贫。
村路通了,路灯亮了,文化生活丰富了,村民致富劲头更足了。姜涛以实干笃定前行、以勇毅担当尽责,见证了下拐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到赤峰博物院非遗保护中心,姜涛全心投入非遗保护工作,一首民歌、一件石雕、一幅绣品……无不蕴藏着传统文化的匠心神韵,让他仿佛窥探到了千年流转不息文化脉络在脚下绵延。
“与非遗传承人交流时我想深入了解非遗技艺,探讨鲜为人知的传承故事,语言沟通成为挖掘非遗工作阻碍。”为了更好地交流,姜涛提前熟悉相关文献资料,将其转化为口语化表达方式,尝试用更直观、简单的方式传达采访意图,一遍又一遍地向传承人请教,遇到不懂之处就“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弄清楚为止。
凭借坚守初心,始终如一的品格,姜涛的足迹遍布赤峰市12个旗县区,行程2000余公里,发掘整理30多项非遗项目,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他的主导下,《赤峰民间故事》《赤峰民间剪纸》《昭乌达民歌论文集》等非遗系列丛书印刷出版,非遗年货节、非遗美食节、非遗主题夜市等40余场非遗宣传活动成功举办,赤峰非遗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
“非遗既要保护传承,又要创造性发展,不能一成不变。”姜涛认为,非遗要以新形式、新表达、新创意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诠释出更加耀眼夺目的生命力。
姜涛积极探索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路,组织策划“多姿多彩 非遗赤峰”赤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晚会,将20多个富有地域特色非遗项目融入歌舞表演中,全方位展现赤峰非遗活态传承的多彩画卷。
为了让非遗从“活起来”到“火起来”,姜涛积极组织非遗项目入驻景区,为景区增添独有文化内涵。他参与规划的“红山遗梦 绚丽多彩——非遗体验之旅”线路入选自治区级“非遗特色精品旅游线路”。
在姜涛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赤峰非遗项目走出“深闺”,走进大众视野,满足游客个性化、多元化、特色化需求,促进了文旅融合发展。
姜涛以一名“非遗人”的使命,守护着赤峰非遗命脉,延续着非遗活力。姜涛表示,他将继续做好非遗保护工作,推出更多固文化之根、融文化之魂、为人民共享的非遗成果,让非遗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肖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