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

  【出处】

  (唐)白居易《策林一·兴五福销六极》

  【原典】

  然臣窃闻,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伏惟陛下欲纾人之忧,先念忧之所自;欲救人之病,先思病之所由。知所自以绝之,则人忧自弭也;知所由以去之,则人病自瘳也。

  【释义】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出自唐代白居易《策林一·兴五福销六极》。意思是:善于铲除祸害的人,先查找祸害的根源;善于治疗疾病的人,先断绝疾病的源头。比喻要找出症结所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策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白居易参加制举考试前。当时作者为应考精心准备,退居于上都华阳观,“闭户累月,揣摩当代之事,构成策目七十五篇”,探讨了与中唐时务密切相关的为君为圣之道、施政化民之略、选贤任能之道、整肃吏治之法等问题。试毕,白居易将所拟策目“次而集之,分为四卷”,命名为《策林》。

  “五福六极”,即人生的五种美好和六种不幸,是《尚书·洪范》中的概念。周武王向箕子请教治国之道,箕子答以“洪范九畴”,其中第九条为“飨用五福,威用六极”,就是用五福劝勉人民,用六极来警戒人民。《策林》采用君臣问对的形式,在回答“思欲销六极,致五福”的提问时,白居易提出“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的观点,并进一步申论道:“欲纾人之忧,先念忧之所自;欲救人之病,先思病之所由。知所自以绝之,则人忧自弭也;知所由以去之,则人病自瘳(chōu,病愈)也”,将消除灾害与治疗疾病进行类比论证。

  【启悟】

  “治病必求于本”。中医治病讲究标本兼治,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关注疾病的标本关系,找到病根、对症下药、拔除病患,从而根治病源。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也一样,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就要从根本查找原因、从源头下手整治。

  《文子》有言:“故扬汤止沸,沸乃益甚,知其本者,去火而已”,《国语》里讲:“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准诏言事上书》写道:“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古人种种哲思无不阐明同一道理:唯有找准根源、抓住关键,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一哲学智慧和思维方法,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也给治国理政带来许多启发。

  形式主义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敌,是损害党群关系、败坏党风政风的顽疾,世人共厌、众所憎之。形式主义往往以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矛盾和问题,其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其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形式主义累死人也害死人,任其发展下去,将会使我们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必须出重拳、下重手,用铁腕手段加以整治。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隐蔽性,极易变换“马甲”反弹回潮。根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扬汤止沸不行,必须釜底抽薪、标本兼治,以深挖细究的态度“找病源”,以坚定坚决的勇气“挖病灶”,以坚忍不拔的韧劲“除病根”。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牢实事求是思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务实求实、真抓实干,多在实效上用功、少在形式上费劲,进而从根本上铲除形式主义生存的土壤。

  (哈丽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告
   第05版:科技
   第06版:评论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兴安
司法公信 一锤定音
不以一眚掩大德
“老字号”拥抱新潮流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
【辣语】
让“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莫把“家庭共济”当成待遇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