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竿

  【出处】

  (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原典】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释义】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是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杜甫由阆州回成都途中所作的组诗,此为第四首。诗题中的“严郑公”,即杜甫的好友严武,曾以军功被封为郑国公。762年,因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在成都叛乱,杜甫曾一度离开成都草堂,避难于梓州、阆州等地。764年2月,严武再度出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来信邀请杜甫,诗人决定重返成都。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为该诗的颔联。“新松”指诗人在成都草堂前培植的四株小松树。诗人在《四松》中这样描述:“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岁,离立如人长。”在诗人眼中,新松朴实挺拔、四季常青,恨不得它们能长到千尺之高;恶竹嘴尖皮厚腹中空,随处乱生、肆意钻营,斩去万竿也不嫌多。

  这两句诗虽然是写松、竹,但却是另有寓意。“千尺”“万竿”均为夸张之语,非如此不足以表达诗人的强烈感情。诗人遭逢乱世,深感国之干才难为社会所用,而各种丑恶势力竞相登场,怎能不感慨万分。故清人杨伦在《杜诗镜铨》旁注中说:“兼寓扶善疾恶意。”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亦称:“言外有扶君子、抑小人意。”

  【启悟】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小到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对美好的事物要竭尽所能去维护、培植、完善,而对歪风邪气、丑恶现象应当究其根源、斩草除根。我们要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需斩万竿”的姿态扶正祛邪、扬善除恶、激浊扬清,让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腐败、疲沓的风气不除,廉洁高效的风气就难以确立。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到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再到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我们党坚持不懈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党风廉政建设取得重大成效。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新问题还在不断出现,老问题隐形变异时有发生,彻底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实现海晏河清仍然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坚持严的基调,常抓不懈、紧抓不放。

  “新松恨不高千尺”,好作风是战斗力,也是推动力,更是凝聚力。我们要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持续涵养风清气正、敢为善为的良好政治风气。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着重培养选拔勤政务实、清廉有为的党员干部,真正让那些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让那些阳奉阴违、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的干部没市场、受惩戒,逐渐在全社会形成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

  “恶竹应须斩万竿”,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严重损害群众利益,侵蚀干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根基。我们要以除恶务尽的坚决态度、动真碰硬的坚定行动,纠治“四风”顽疾、铲除腐败“污染源”。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露头就打、绝不姑息,坚决清除“害群之马”;坚持“打虎”“拍蝇”“猎狐”没有禁区,正风肃纪没有盲区,让正能量充沛,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

  (哈丽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6版:评论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兴安
把县域旅游打造成内蒙古文旅新引擎
平淡不是奋斗“挡箭牌”
科学饮食迎高考
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竿
【辣语】
有“畏”更有“为”
公厕取纸岂能“急上加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