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粒沙的“中国方案”

赤峰市翁牛特旗科尔沁沙地的固沙草方格。 本报记者 孟和朝鲁 摄
磴口县85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区。 本报记者 孟和朝鲁 摄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白土梁林场无刺大果沙棘丰收。
阿拉善大漠中,治沙人正在扎制草方格。
库布其沙漠穿沙公路两侧绿意盎然。
治理后的浑善达克沙地树木成林、绿草如茵。 本报记者 孟和朝鲁 摄
新媒体阅读 请扫二维码

  □本报记者  霍晓庆  孟和朝鲁  李超然

  有一种责任,叫“国之大者”。

  内蒙古土地荒漠化沙化面积约为全国的20%,担负着国家“三北”工程六期沙化土地治理60%的任务量,在“三北”工程防沙治沙三大标志性战役中占了“两个半”,是我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防御沙尘暴的主防线。

  有一种力量,叫滚石上山。

  当全民全员掀起治沙大会战,当草方格固定裸露的沙丘,乔灌草扮绿片片荒漠,光伏板涌起浩瀚蓝海,不断扩大的绿色版图,见证内蒙古锲而不舍、努力创造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坚韧力量。

  久久为功,笃定前行。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不可破。

  沙之变

  行驶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的穿沙公路上,路两边的场景震撼人心:新扎下的草方格随着沙丘起伏绵延,一眼望不到边。新栽下的苗木泛着绿意,路边堆成小山的沙柳条作为沙障材料被一车一车运往沙漠深处,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在阿拉善盟西部荒漠化综合治理项目(二期)塔本陶勒盖嘎查片区,数百名工人组成的治沙队让沉寂的沙漠沸腾起来,治沙队所过之处,茫茫腾格里大漠便披上了崭新的“网格衫”。

  在去往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的路上,窗外的光伏蓝海始终如影随形。这只是鄂尔多斯“光伏长城”的一小部分。到2030年,绵延400公里、平均宽约5公里的“光伏长城”将以板上发电、板下生态治理的模式,成为一项世界级工程。

  ……

  这个夏天,沙子的黄,植物的绿,光伏的蓝,交织成内蒙古大地灿烂而生动的色彩。数不清的画面和瞬间,定格内蒙古的拼搏和巨变。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内蒙古考察,主持召开了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发出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伟大号召。

  内蒙古牢记“国之大者”,扛起责任担当,全面打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成立了由自治区党委书记任组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分管主席任副组长,林草、农牧、水利等部门为成员的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自治区党政领导亲自督战,各地加压奋进、大干快干。

  与时间赛跑,与沙魔较量。2023年内蒙古完成防沙治沙950万亩,为年度计划的151%。2024年,内蒙古计划完成防沙治沙1500万亩以上,截至5月底,已完成702万亩,是去年同期的4倍多。

  一年的时间很短,40年的时光筚路蓝缕。“三北”工程启动40多年来,内蒙古举全区之力完成建设任务1.19亿亩,在“三北”工程涉及的13个省区中居首位,有效减少了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波澜壮阔的治沙史诗中,内蒙古探索出库布其模式、磴口模式、以路治沙等行之有效的路子,为全国乃至全球荒漠化防治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沙之战

  巴彦淖尔市30多名乡镇干部任沙丘长,认领全市5.27万亩零星沙丘,明确责任目标,奋力打赢套内零星沙丘歼灭战。

  乌审旗总结出“三元套嵌”治理模式,对流动沙丘、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滩涂低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策略,开启毛乌素沙地精准治理之路。

  通辽市坚持“北保护、中节水、南治沙”的思路,计划利用8年时间实施“五个千万工程”,誓将沙地变绿洲……

  治沙之战在内蒙古大地持续打响。

  “人类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防沙治沙。”防沙治沙,是持久之战,也是人民之战。

  在杭锦旗库布其沙漠风沙路径阻隔带西段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区,全国劳动模范乌日更达赖正为参与造林的农牧民做技术指导。28年前,面对即将被沙漠吞噬的家园,他将200多头羊全部卖掉,买树苗治沙。此后,每年植树季节过后他便外出打工,待植树季节来临他又返回家乡,用打工赚来的钱治理沙漠。

  一年又一年,乌日更达赖在沙漠里建起了10万多亩绿洲。在他的带动下,周边牧民纷纷投入治沙。

  在内蒙古“绿进沙退”的伟大征途中,有千千万万个乌日更达赖,他们无怨无悔投身治沙事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三北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荒漠变绿洲的生态奇迹。

  今天,农牧民参与治沙,情怀之外,激励机制的保障真正将防沙治沙攻坚战打成一场全民战役。

  “今年我们在党支部引领下,以土地入股的形式鼓励嘎查51户325人就近参与有偿治沙和后期管护,日工资300元左右。”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其甘嘎查党支部书记朝日格图说。在多元治沙机制鼓励下,赤峰市企业和个人正以不同形式参与到沙地治理中。

  锡林郭勒盟有47.58万亩工程项目采取合同制,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充分调动农牧民及其合作组织参与沙地治理的积极性,2024年计划实施的防沙治沙任务中,农牧民及其合作组织参与实施比例达到66%。

  在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全民参与防沙治沙机制激励下,沙区广大农牧民纷纷投入到防沙治沙大会战中,实现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角色转变,达到了生态改善和农牧民增收的双赢效果。

  全民战役全民参与。各地积极拓宽防沙治沙融资渠道,引领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防沙治沙。同时,三大标志性战役各战区纷纷开展联防联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沙之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累计造林种草、防沙治沙规模均居全国第一,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一道万里绿色长城。

  今天,在内蒙古“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战区,一道“蓝色长城”正在崛起。

  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85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区,放眼望去,蓝色的光伏板与天相接,光伏板下,低耗水、低成本的梭梭、柠条、四翅滨藜抽出嫩芽。“光伏板可以遮荫,减少水分蒸发,将来梭梭和四翅滨藜可以接种肉苁蓉,柠条平茬可以做饲料,在改善生态的同时产生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副局长何文强说。

  紧挨着85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区,160万千瓦光储+生态治理项目区内,一根根光伏地桩正拔地而起。不久的将来,2个项目区将连成一片,4万多亩乌兰布和沙漠将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立体化发展模式实现有效治理。

  不止巴彦淖尔,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作为自治区“六个工程”之一,在全区8个盟市全面推开,开辟了增绿、增能、增收一举多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体多赢的防沙治沙新路径。2024年,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将完成沙化土地治理230万亩,配套新能源装机2727万千瓦。

  只此青绿,不只青绿。防沙治沙,还要兴沙富沙。

  在内蒙古,以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为例,防沙治沙已经成为一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的大事业,探索出一条条效益最大化、治理长效化的新路子。

  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镇,柠条种植牵出一条完整产业链。

  昂素镇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被划入生态红线。如何依托生态发展产业?昂素镇瞄准了柠条。“柠条不仅是防风固沙的优良灌木树种,也是牲畜爱吃的粗饲料。平茬的柠条一吨价值三四百元,加工成草粉、细丝,一吨能卖到1700元。”鄂托克前旗林草局总工程师张彦东说。

  2020年,昂素镇启动百万亩柠条种植,并成立柠条研发中心,逐渐搭建起了一条集柠条育苗、种植、加工、畜牧业生产为一体的产业链。

  分布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的阿拉善盟,已建成梭梭—肉苁蓉、白刺—锁阳、花棒采种3个百万亩产业基地,吸纳农牧民3万余人,人均增收3万至5万元。巴彦淖尔市扶持引进91家企业,推动有机种植业、养殖业、特色林果业及光伏+生态治理等产业快速发展,在“沙海”变“绿洲”中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从因沙而苦到与沙鏖战,从绿进沙退到因沙而富,创造防沙治沙新奇迹,内蒙古一直在路上。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牢记嘱托闯新路 感恩奋进进中游
   第06版:牢记嘱托闯新路 感恩奋进进中游
   第07版:牢记嘱托闯新路 感恩奋进进中游
   第08版:牢记嘱托闯新路 感恩奋进进中游
   第09版:牢记嘱托闯新路 感恩奋进进中游
   第10版:牢记嘱托闯新路 感恩奋进进中游
   第11版:牢记嘱托闯新路 感恩奋进进中游
   第12版:牢记嘱托闯新路 感恩奋进进中游
   第13版:牢记嘱托闯新路 感恩奋进进中游
   第14版:牢记嘱托闯新路 感恩奋进进中游
一粒沙的“中国方案”
20余年鏖战沙海 种出“绿色海洋”
“90后”青年的绿色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