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视野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并多次对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建设得更加亮丽”,为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巴彦淖尔市明晰了道路。
绿染黄河“几字弯” 治沙攻坚战正酣
大河奔流,浩浩荡荡。
万顷良田绿意葱茏,湖泊湿地候鸟蹁跹,大漠林海再添新绿,八百里河套勃勃生机。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彦淖尔市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伟大号召。
巴彦淖尔市境内乌兰布和沙漠面积506万亩、巴音温都尔沙漠面积1500多万亩、苏集沙地面积60多万亩,是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主战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巴彦淖尔市累计投入78.07亿元,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完成防沙治沙面积1537万亩,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617.1万亩,土地沙化面积和程度“双缩减”,水土流失面积减少7800平方公里,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缓步登上30米高的瞭望塔,眼里是一望无际的绿色。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场长杜文化深深地呼吸着新鲜空气,脸上闪现出满足的表情。“这片林海凝结了三代人的心血啊!”他禁不住感慨,“这里曾经是一望无际的沙丘、荒滩、盐碱地,经过63年的艰苦奋斗,国营新华林场累计造林3.9万亩、植树430万株,让碱滩变良田、荒漠变绿洲,构筑起祖国北疆重要绿色生态屏障。”
国营新华林场始建于1960年,建场之初,生态环境极其恶劣,“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是当地的真实写照。
1978年,我国启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此后又相继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等工程。有了项目支撑和国家投资,国营新华林场引进优良树种,大规模造林治沙。林场人通过多年种树经验,总结出荒漠原生树种造林、冷藏苗避风造林、高压水打孔造林等技术,防风、固沙、锁边的治理效果愈加明显。
在三代林场人的接续奋斗下,沙地面积由20世纪60年代的2.15万亩缩小到0.5万亩,附近两个湖泊的水面由原来的500亩扩大到700亩,林草覆盖率达到65%。造林绿化使林场周边形成小气候,沙尘暴、干热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明显减少,现在的林子里有野鸡、狐狸等84种野生动物,有杨树、柳树等36种植物,附近湖泊里有鲶鱼、鲢鱼等10种鱼类,生态环境有了质的提升。
在中国防沙治沙作战图上,磴口县的位置十分醒目:黄河“几字弯”的“弯头”。磴口县与阿拉善盟交界处的刘拐沙头,是沙漠与黄河“握手”之地。磴口县西面是“红色的公牛”乌兰布和沙漠,东部则是“黄河九曲,唯富一套”的河套平原。磴口县是守沙要塞,更是治沙前沿。
来到乌兰布和沙漠黄河岸线流沙联防联治攻坚区,只见沙丘上一排排麦草网格向远处延伸,形成一张巨大的“金网”,紧紧锁住了流动的沙丘。工人们正在种植梭梭,大家分工协作、配合默契、干劲十足。
“我们在项目区开展阻沙入黄生态治理,进一步完善推广‘磴口模式’,采取工程固沙+灌木造林+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农牧民利益联结治理模式。今年将完成退化林修复0.17万亩、新造林0.2万亩,逐年完成森林抚育9.98万亩。”磴口县防沙林林业管护中心副主任何文强说。
战黄沙,守家园,谋发展。一代又一代巴彦淖尔人“与天斗、与地斗”,在望不到边际的沙漠中闯新路。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的盟委、行署就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大规模植树造林。每到造林时节,大队人马来到沙漠和黄河岸边,吃住在沙漠、奋战在沙窝,掌灯砍条、月下栽树,到处红旗招展、热火朝天。经过10年苦战,沿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建起一条长308里、宽30米至100米的防风固沙林带,沿黄河西岸筑起长20公里的防洪堤,基本上根治了流沙和水患对农田和家园的侵袭及破坏。这一壮举,成为当时人类治理沙漠的典范并载入联合国治沙史册。
从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一代又一代防沙治沙人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持续推进产业治沙、生态富民、绿色发展,终于形成“一种精神传承、两山理念引领、三生共赢发展、四方主体参与、五域系统施治”的防沙治沙“磴口模式”。
一片片草方格扎下,一条条防沙林带建起,一行行沙柳柠条平茬复壮……随着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打响、一项项部署的落实,全市各地在防沙治沙中不断展现新作为。
来到乌拉特后旗西补隆林业管护中心,眼前的景象堪称惊艳:由沙柳、稻草、芦苇、蒲帘等材料做成的各式沙障在沙地上铺展绵延,成为阴山脚下一道独特的景观。“去年我们开展了‘工程固沙+造封飞+农户’利益联结试验,工程固沙选用稻草、沙柳、石头、聚乳酸纤维沙袋等14种材料进行试验。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沙障成本、固沙成效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探索科学的防沙治沙模式和方法。”西补隆林业管护中心主任杜永军说。
新时代的治沙人用科技力量创造了沙漠里的绿色奇迹,用青春成就了“绿进沙退”的治沙伟业。20世纪80年代初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以下简称沙林中心)做了大量对比实验,总结出窄林带、小网格、低耗水的农田防护林技术模式,并从磴口县推广至新疆、甘肃等地。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适合的沙地栽种欧李、沙棘、金银花等经济植物,沙林中心又为磴口县成功树立了“靠沙吃沙”的样本。
而乌兰布和沙漠中的光伏板,让科学治沙又有了一条新路径。光伏+生态治理,光伏板底下到底种什么?沙林中心经过多次实验,提出光伏+梭梭、光伏+柠条、光伏+四翅滨藜3种低耗水、易推广、可持续、有效益的种植模式,为光伏+生态治理提供了示范。
蓝天下,一排排光伏板吸收阳光转化为电能,板下一行行梭梭苗沐浴阳光努力生长。在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项目区,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光伏+生态治理模式已经成为防沙治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2015年,抓住新能源发展新机遇,磴口县开启了“借光治沙”之路。目前,全县已建和批复在建新能源装机达522万千瓦,光、林、草、药融合发展的光伏+生态治理面积达15.6万亩。“‘磴口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科技支撑和地方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相当于‘前店后厂’。磴口是个巨大的试验场,实验成果全国共享。”沙林中心副主任张景波说。
从“平沙莽莽黄入天”到“绿情沙意焕新颜”,40多年来,沙林中心的工作人员靠科技、毅力、勇气、坚韧,在乌兰布和沙漠中闯出一片新天地。2023年8月27日,三北工程研究院在这里揭牌成立,沙林中心全域47万亩属地将打造成全国防沙治沙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示范区,为“三北”地区精准治沙和三大攻坚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
因地制宜,科学防治。巴彦淖尔市按照“以水定绿、分区施策、因害设防”原则编制实施方案,将全市分为沙漠(沙地)综合治理区、阴山及阴山北麓生态综合治理区、河套平原建设区、湿地保护修复治理区4个区域,集中各类要素资源,打破项目行政界限,采取乔灌草结合、造封飞并举、带网片推进的综合治理措施,开展集中连片规模化治理。
绿色,是沙海中最动人的色彩,是生命与希望的象征。围绕着乌兰布和沙漠边缘,一批批参与者誓将防风固沙进行到底,科学推进防沙治沙,续写着新的绿色传奇和新的绿色文明。
漫长岁月里,人与沙,从对峙抗争逐渐转变到和谐共生,沙里生“金”的致富故事不断上演。沙漠种植、沙漠养殖、沙漠旅游等立足沙漠光热资源的特色产业正在大漠兴起。
初夏时节,走进乌兰布和沙漠腹地的内蒙古漠北金爵葡萄酒庄,昔日漫漫黄沙上一行行葡萄架整齐排开,细长的葡萄藤上爬满了嫩绿的枝条,工人们穿梭在枝叶繁密的葡萄架下忙着为葡萄绑枝修枝,提高酿酒葡萄的品质和产量。
“我们充分利用乌兰布和沙区小气候优势,遵循‘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治沙理念,建立起全程可自控的葡萄园。”该公司负责人孙金亮介绍。
在蒙能100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磴口县85万千瓦子项目区,一片片蔚蓝色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项目工程部部长郭敏介绍:“项目区推行板上发电、板下种植,以抬高光伏阵列距地面高度1.8米、拉大阵列间距12米的方式,为种植灌草留足空间,实现光伏产业与生态治理有机结合。项目于2023年12月22日建成,今年1月21日全容量并网,运行周期内年均上网发电量可达17.5亿千瓦时,完成生态治理面积约2.6万亩。”
在内蒙古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工人们将晾晒好的一根根苁蓉精选后切片,加工成一包包精致的苁蓉片茶。公司董事长魏均介绍,每年四五月是苁蓉的收购季,再晾晒两三个月,达到七八成干后,进入车间进行营养成分的检测挑选,然后再精加工成苁蓉片茶、苁蓉原浆等。“公司年销售额可达3000万元,除了有经济效益,还能带动当地农牧民就业增收。”魏均说。
育苗产业也改善了当地农牧民的生活。磴口县隆盛合镇公地村村民赵忠福从15年前开始种植胡杨。“起先要在温室大棚里繁育种苗,半年后在育苗袋内扦插种苗,在田地里培育3年后,再到平缓沙地里种植,3年成活率达到80%以上。”赵忠福说。15年来,赵忠福和管护工人们累计栽种胡杨25万株,不仅将大片黄沙地变为胡杨林,还通过国家项目支持、发展育苗产业等实现了增收致富。
在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尔镇乌兰哈少嘎查,大风不断、黄沙漫天是家乡留给任二换最深刻的记忆。“因为环境差,地里种啥啥不长,父母穷了一辈子。只有种树才能改变家乡面貌,那我就种树。”他说。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任二换带领村民们硬是在乌兰哈少嘎查的戈壁滩上建起了农田防护林、原生树种抚育基地和2400多亩生态经济林,并为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户均年收入由以前的2000余元增长到现在的3万元至5万元。2023年,国家林草局聘任任二换为“国家林草乡土专家”。
绿色成就产业,产业反哺绿色。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巴彦淖尔市适度发展治沙产业,形成了生态光伏、肉苁蓉、酿酒葡萄、中药材等产业,产业治沙面积近90万亩。随着治沙产业日益多元化,巴彦淖尔市在沙漠中探索出一条绿色生产链。从防沙治沙、与沙抗争到点沙成金、培育沙经济,传承发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精神的巴彦淖尔人,正续写着绿色发展、科学发展、促农增收的新篇章。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一代代巴彦淖尔人在治沙播绿中,将继续保持“滚石上山”的韧劲,鼓足“一往无前”的闯劲,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
“塞外明珠”乌梁素海焕发新光彩
2023年,乌梁素海湿地被纳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
2023年,自治区第一部专门针对湖泊流域生态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流域生态保护条例》正式开始实施。
2024年,首批20头麋鹿落户乌梁素海,乌梁素海麋鹿人工繁育实验场揭牌。
2023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彦淖尔市考察时强调,乌梁素海治理和保护的方向是明确的,要用心治理、精心呵护,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守护好这颗“塞外明珠”,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山青、水秀、空气新的美丽家园。
一年来,巴彦淖尔市坚持全地域、全要素、全过程综合治理,在流域上游,抓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加快建设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基地,阻止沙漠东侵黄河、危害河套平原,全面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在流域腹地,以“四控”行动为抓手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抓好技术减污、规模降污、精准测污、依法治污,力争到2025年化肥、农药亩均用量分别降低20%、10%;在乌梁素海湖区,采取生态调控、湿地净化、生态补水等措施改善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流域下游,实施草原、山体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提高植被盖度和水源涵养能力。
初夏时节的乌梁素海,蓝天白云下一派生机盎然,芦苇随风摇曳,水鸟嬉戏游弋,湖面波光粼粼……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乌梁素海又变回了我小时候鱼肥水美的模样了,这是最令我开心的。”在乌梁素海景区旅游的曹铁山,望着天蓝水碧的乌梁素海,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
乌梁素海变了,慕名而来的游客多了,让“塞外明珠”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愿景。据了解,2023年,乌梁素海接待游客41.24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3822.5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06.37%和780.78%。今年“五一”假期前3天,乌梁素海景区就接待游客2.2万人次。
走进乌梁素海湖畔的麋鹿人工繁育试验场,今年3月份首批落户这里的20只麋鹿队伍中多了几只可爱的麋鹿宝宝。麋鹿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引进后对于建立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结构、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作用。“这批麋鹿落户乌梁素海以来,先后共产下4只麋鹿宝宝,为这片自然生态地再添新生力量。”饲养员吕华开心地说。
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乌梁素海区域内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和生态旅游、农家乐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已逐步构建起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新型绿色产业发展格局。
“我们将继续贯彻实施好《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流域生态保护条例》,持续降低点源、面源污染,通过湖区生态调控、底泥治理研究等方式,实现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整体改善,让‘塞外明珠’焕发新光彩。”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副主任高占飞表示。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初夏的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业示范园,连片的麦田在微风里泛着绿浪,一垄垄小麦间套种的辣椒也长势良好。
“今年我们量身定制了套种田的种植管理方案,园区的田间管理比去年更精细了。”乌梁素海南岸智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负责人王文琦说。
2023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示范园的小麦套种辣椒田里,仔细察看小麦、辣椒长势,他强调,示范园区要在推广现代农业方面真正发挥作用,不断探索,找到适宜这里的品种、技术和耕种方式,成本要降下去、效益要提上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一年来,园区在坚持做好现代农业示范带动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园区的标准和水平,从节水灌溉、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改良、科技应用等方面发力,保证园区达到探索新模式、推广新技术、展示新品种、培育新农民的“四新”目的。
“今年我们和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巴彦淖尔市现代农牧事业发展中心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开展园区经营主体培育和科技指导,让园区的功能发挥得更突出。”乌拉特前旗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刘俊说。
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面积9800亩,其中核心区面积4000亩,辐射带动面积5800亩,按照“企业+基地+科研院校+社会化服务”模式运行。今年,该园区根据去年的试验数据,优化品种以及密度等多项重点技术,总结并推广适合河套地区的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模式,利用30多个品种开展7000株密度种植品比试验试种,从而更好地筛选适宜密植的优良品种。园区总结去年工作经验,从节水灌溉、农艺措施和节水设备方面进行了改造,推广运用内镶贴片式滴灌带、井电双控技术、玉米的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等,并采取小麦套辣椒高效种植技术,升级优化智能化运用中心,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多措并举,增加农业发展科技含量。
示范园区广泛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和精心管理、集约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示范效益,有效推动乌拉特前旗农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园区里还增加了玉米的看禾选种平台,展示40多个玉米品种,通过观察,选出更多适合当地的新品种进行推广。去年在园区里实施的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今年在全旗的玉米生产过程中实现了全域推广,这项技术可以大面积提高当地玉米产量,为国家粮食生产作出更多的贡献。
“去年,总书记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作为农技推广人员,我们肯定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让园区发挥更大的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带动更多农户致富。”刘俊表示。
国营新华林场绿意又浓
初夏时节,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绿树成荫,樟子松、云杉、沙枣、新疆杨等树木苍翠挺拔,随风涌起阵阵绿波,又是一年盛景。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了解“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在林场,总书记强调,人类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防沙治沙。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稍有放松就会出现反复。
总书记的话,字字句句落在了林场人的心坎上。
“总书记的到来让林场干部职工倍感振奋,总书记的一句句勉励鼓舞人心,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战胜黄沙的决心和信心。”顺着林间小路行进,脚踩绵软的沙地,皮肤黝黑发红的国营新华林场场长杜文化讲起一年来林场的点滴变化,“这一年,我们进行了近5000亩的沙丘歼灭战,对5000多亩盐碱地实施土壤改良,土地沙化现象进一步得到了控制。我们还打造了经济林基地,林场周边形成的小气候,调节了温度、湿度,净化了空气,减少了自然灾害,丰富了物种多样性……”
目前,林场内的林草覆盖率已经提升至65%,沙地面积由20世纪60年代的2.15万亩缩小到0.5万亩,拥有野生动物84种、植物36种。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庄玉文说,去年开始,林场与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展开了合作,用科技的力量服务防沙治沙,将实践中形成的真知变成论文,写在大地上。双方将以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目标,以科技治沙、营林造林、种质资源、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为抓手,致力打造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于一体的全国防沙治沙试点林场。
一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融入,造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极大提升。“我们通过相应的一系列技术手段,现在单是新疆杨的育苗成活率就基本达到了85%到90%,和过去比有了质的飞跃。”国营新华林场职工陈艳锋说。
今年,国营新华林场实行保障性苗圃工程共500亩,其中有320亩的乔木扦插育苗,主要包括新疆杨、沙林杨和红柳等品种;180亩的播种育苗,主要是灌木,包括沙枣、梭梭和洋柴、花棒、紫穗槐、杜梨。
“乔木扦插育苗每亩地种4000株左右,产出的苗木用于沙漠造林,可栽植40多亩,对防沙治沙起到苗木供应保障的作用。”杜文化介绍。
北国之夏,青绿最美。在这片洋溢着绿色希望的土地上,一丛丛幼苗在老树遮掩下探头拔高,顽强生长。“我们林场人一定会久久为功,努力把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杜文化坚定地说。
河套灌区实现“数智”管水
芒种时节,内蒙古河套灌区一碧千里,纵横交错的灌排渠道,引导着黄河水润泽河套大地。
“河套灌区灌溉工程是千年基业,花了很大功夫,也很值得。要继续完善提升,提高科学分水调度水平。同时要量入为出,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尽可能调动社会力量参与。”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时的殷殷嘱托,为河套灌区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走进河套灌区“中枢大脑”——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50多米长的数字墙上,灌溉水量调度系统、河套灌区数字孪生平台、河套灌区渠沟道枢纽工程实时运行现状、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的实时画面,一目了然。
目前,河套灌区信息化工程建成了1284处通信站点和2141处数据监控点,水利通信专网实现灌区全覆盖。国管渠道调度断面流量自动采集覆盖率达到62%,水情信息自动采集系统覆盖率达到81%,信息化和“数字孪生灌区”建设在河套灌区转化为灌区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了水资源时空调配能力和输水工程的安全保障能力。
2022年,内蒙古河套灌区(永济灌域)被列入全国49处大中型灌区“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建设名单,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抓住这一契机,全力建设国内一流“数字孪生灌区”。
“通过‘数字孪生灌区’建设,将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应用与灌区管理业务深度融合,摸清了灌溉作物种植结构、实现灌溉用水精准预测,对调度方案进行动态优化,为水量调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该中心信息化科科长姜杰介绍。
从灌到排,河套灌区在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水资源绿色高效利用上持续深耕。
一年来,河套灌区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快。其中,“数字二黄河”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总干渠全线水情信息、图像信息自动采集,水量调度智慧模型应用;义长灌域、永济灌域38处直口渠流量监测和视频监控设施建成投运。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快推进‘数字孪生灌区’建设,着力提升科学分水、精准配水、高效管水能力;积极探索‘两手发力’,深化灌区体制改革、水价改革、水权改革,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河套灌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守护好这份千年基业。”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党组副书记、主任张广明信心满满地说。
一水激活万水流。从曾经的“天旱引水难,水大流漫滩”到今天的“塞上江南米粮川”,河套灌区两次被水利部列为“全国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灌区的合理开发、兼顾生态环境影响的工程体系规划设计等,使河套灌区能够较好地延续发展,成为可持续灌溉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