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把准方向,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密切协调配合,为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坚强保障;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以及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有形有感有效抓好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各项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实施计划的始终,作为根本遵循、重要任务和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积极推动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落实落细。
二是拓宽形式渠道,突出活动内涵。要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互动、线上和线下互补、小手拉大手互进、“学”与“游”有机结合的方式,促进广大青少年在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中互学共勉、交流共融;要打造讲授式、互嵌式、沉浸式、体验式、分享式的交流活动,不断推出可操作可落地、可推广可复制的方案模式;要加强参访学习板块、帮扶活动板块、研学旅行板块、志愿服务板块等多层次、多载体的板块融合,提高青少年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交流活动的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动局面。
三是注重活动实效,突出育人导向。要突出红色基因传承,用足用好内蒙古各地区红色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要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在参观考察、互动体验过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全过程,引导各族青少年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突出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志愿服务为媒,引导各族青少年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要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等相关基地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做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坚定维护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积极促进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努力奋斗者。
(作者系内蒙古党校民族理论与政策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