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奔向“新蓝海” “农牧业+乡村旅游”热力值拉满

包头市九原区万兴鸿泽生态庄园用帐篷搭出了“诗与远方”。本报记者 蔡冬梅 摄
赤峰市宁城县黑里河镇朝阳沟村盘活闲置农村土地与宅基地资源,建设黑里河·宿集村助力乡村旅游。本报记者 肖璐 摄
额尔古纳市蒙兀室韦苏木奥洛契庄园景色怡人,游客乐享其中。潘国言 摄
兴安盟突泉县曙光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园区的油菜花绚烂绽放,吸引游客前来赏花打卡。 曾令刚 摄
  □本报记者  方圆  阿妮尔

  编者按

  到辽阔草原策马扬鞭,进古村落触摸历史文脉,在乡村集市品特色美食……如今,异彩纷呈的乡村休闲旅游成为内蒙古旅游消费新宠,吸引越来越多人走进美丽乡村,寻找心中的“诗和远方”。

  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业态,正以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迎合着现代人精神休憩的消费需求,也为内蒙古振兴中的乡村经济注入了无限活力。

  内蒙古出台《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年)》3年多来,各地深挖、细研、活用特色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丰厚家底,进一步拓展新功能、发掘新价值、构建新体系,统筹推进休闲农牧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科技等深度融合,拓展农牧业增效增收空间。

  今日,《乡村振兴》版推出特别策划,展现内蒙古构建起“休闲农业重点旗(县)+美丽休闲乡村+现代农(牧)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特色农庄+美丽田园”的多元体系,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的新实践。

  深挖资源  地域经济添动力

  7月,正值旅游旺季,不少游客慕名前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海心岛非遗小镇,沉浸式体验剪纸、扎染等非遗文化的魅力,亦或在荷花摇曳的鱼塘旁,甩一根长竿垂钓,静待鱼儿上钩。

  坐落在黄河南岸的达拉特旗树林召镇东海心村,凭借地理条件优势打造了集淡水养殖、农家美食、采摘垂钓、休闲观光、娱乐度假为一体的产业链条,推出了农旅融合休闲游、田园经济等新业态。

  东海心村,从昔日的小渔村变成了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的“网红打卡地”,曾经以养鱼卖鱼为生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2022年,该村入选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目前,该村从事乡村旅游的村民超过300人,2023年全村旅游年收入2640万元。

  从“卖鱼”到“卖风景”,东海心村的“华丽转身”是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在内蒙古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

  区位优势明显、生态基础较好、历史文化深厚、乡村资源丰富等一直以来是内蒙古最大的优势。

  空中俯瞰,内蒙古横跨“三北”、毗邻八省、边临两国,区位优势突出;走进观赏,拥有丰美的草场、茂密的森林、浩渺的湿地,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造就四季好风光;细细品味,红山文化、大窑文化、长城文化……散落在北疆大地的历史遗珍和文化印记魅力无穷。

  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为内蒙古推动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业转型升级潜力巨大。截至目前,全区已评定6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5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从依附景区景点的“小而单一”餐饮型乡村休闲旅游,逐渐向“大而多元”的产业融合发展方向升级。

  ——休闲农牧产品丰富。乡村旅游产品涵盖了草原休闲观光、乡村特色美食、农牧业生产观光、水上观光休闲等14类,涉及18种特色经营性项目。

  ——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12个盟市航空交通全覆盖,全区所有苏木(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嘎查(村)全部通硬化路和客车。

  如此“天时地利人和”的资源禀赋加持下,内蒙古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规模稳步提升,经营主体不断壮大。2023年,全区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牧业经营主体4924家,从业人数14.79万人,年接待人数3356.74万人次,营业收入70.99亿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收入23.02亿元,休闲农牧业带动15.77万户农牧民致富。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内蒙古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迎来新机遇,红红火火的乡村游更是为推动地域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多点开花  无边光景日日新

  “这里水草丰美、风景如画,来了就不想走!”望着眼前的美景,来到义勒力特嘎查游玩的乌兰浩特市民李先生由衷赞叹。该嘎查位于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这里景色迷人,又地处近郊,被称为“城市后花园”。

  今年以来,义勒力特镇共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之所以“圈粉”无数,在于义勒力特镇打出了生态优先、农牧为本、联动发展、培育特色“组合牌”。该镇不断优化旅游线路,将各个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态水美旅游线路,让小镇因美而兴,村民因景而富。

  透过义勒力特镇,可以感受内蒙古进一步发掘旅游资源,让乡村生态、生产、生活互促共进,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实践探索带来的变化。

  内蒙古结合全区“南粮北牧”农牧结构特征,“六牧四农”的农牧空间格局,以自治区农牧业优势特色产业、资源禀赋为依托,以交通道路为轴线,构建了“立体式复合型”休闲农牧业经营体系,形成了“一轴串联、三区联动、组团发展”的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自治区农牧厅乡村产业发展和农垦处副处长刘童介绍,“一轴”指以京新高速、京藏高速、大广高速等主要交通道路串联各盟市重要节点,形成发展主要轴线。“三区”指东部区以呼伦贝尔市为主,中部区以呼包鄂为主,西部区以巴彦淖尔市、乌海市为主带动发展。“五组团”指呼伦贝尔—大兴安岭组团、赤峰—科尔沁—锡林郭勒组团、呼包鄂乌组团、河套地区组团、沙漠地区组团。

  百舸争流,千帆竞速。各盟市积极探索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独特“解法”——

  呼和浩特市以草原、黄河、长城、古村为亮点,形成北部山地、中部草原、南部乡村的乡村文化圈层,辐射带动大青山生态度假、敕勒川文化休闲、沿黄文化体验等特色组团。

  围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红色旅游、冰雪旅游、草原旅游资源,乌兰察布市打造农家乐、牧家游、休闲农庄等休闲农牧业“打卡地”及星光草原游、火山牧场游、乡韵民宿游、温泉度假游四大特色类体验项目。

  巴彦淖尔市全面打响“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品牌为市场引领,在阴山浅山区和河套田园交界处的半农半牧休闲农牧业发展带,开发特色民宿、乡村美食、农(牧)家乐等乡村旅游产品。

  锡林郭勒盟以锡林浩特市中国马都核心区文化生态旅游景区为龙头,马资源为特色,千里草原风景大道为主线,开发形式多样、独具特色、个性突出的农村牧区休闲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

  ……

  发展全域旅游,尽赏特色风情。放眼全区,12盟市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各地特色的乡宿、乡游、乡食、乡购、乡娱等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产品,聚焦休闲农牧业优化升级、构建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体系、做强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品牌等重点任务,昂首阔步向前行。

  引领带动  乡村旅游劲风起

  大兴安岭北麓、额尔古纳河畔,有着“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的额尔古纳市蒙兀室韦苏木室韦村进入旅游旺季。“最近蒙兀室韦苏木每天都要涌进三四万人。”该苏木党委书记达富拉介绍,这里全域都是2A景区,镇上80%的人以旅游业为生。

  室韦村不仅让蒙兀室韦苏木成为游客眼中的“宝藏小镇”,还带动附近边陲小镇掀起了旅游热潮。据统计,进入7月以来,额尔古纳市各景区、热门打卡地单日游客接待总量达20000余人次。

  室韦村是内蒙古正在打造的以典型带动全域出彩的美丽休闲乡村缩影。“目前我们正在起草《内蒙古自治区‘美丽休闲乡村’评定和管理办法》,计划每年评定30个左右的自治区‘美丽休闲乡村’,并积极组织各盟市申报精品旅游线路、全国休闲重点县等,以典型引领带动全区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同时,在各类媒体平台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人爱上内蒙古的美丽乡村。”刘童说。

  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治区休闲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就业增收、市场消费需求扩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自治区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还存在配套设施发展滞后、管理人才匮乏、服务有待提高的问题。如何破解?内蒙古将逐渐完善管理体系、营销体系、服务体系和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培育一批龙头企业、示范家庭农牧场与农牧民合作社,健全从业人员培训机制,提升农家乐、农业科技园、民俗旅游村等服务设施及服务质量,不断壮大各类经营主体。

  村美、人和、共富,内蒙古锚定目标,推动全区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一业兴,带动百业旺”。

  到2025年,内蒙古将力争打造10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0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200个自治区级美丽休闲乡村、20个自治区级休闲农业重点县,培育一批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一批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成功模式,助推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形成百亿级优势特色产业。

  依托自治区18个农畜产品产业带和2个千亿级、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统筹发展,推动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集约化,延伸产业链条,大幅提高农牧业附加值,做大做强休闲农牧业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将自治区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打造成为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竞争力和鲜明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品牌。

  培育一批总资产规模2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规模10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交易额)2000万元以上,带动农牧民就业人数200人以上休闲农牧业龙头企业。

  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品牌化,并同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增加农牧民收入——内蒙古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蓝海”正在被深度激活。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理论特刊 ②
   第06版:社会
   第07版:法治
   第08版:锡林郭勒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乡村振兴
   第12版:公益广告
奔向“新蓝海” “农牧业+乡村旅游”热力值拉满
“好风景”生出 “好光景”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