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辽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文旅相融共绘“诗与远方”

  □本报记者  郭洪申  薛一群  实习生  杨永娜

  盛夏时节,通辽市第二届西辽河文化节强势来袭,文艺表演、文化研讨、文化展示……在为期一个月的文化节中,4大主题15项文体活动将轮番上阵,在炎炎夏日为各界宾朋献上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视听盛宴。

  通辽市地处西辽河流域的核心区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至今保留着史前聚落遗址、辽代墓葬、金代界壕、清代王府等丰富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

  近年来,通辽积极开创文旅融合发展新局面,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引入新业态、融合优质资源、展示历史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效释放地区经济活力,推动通辽文化旅游跨越式发展。

  通过成立西辽河文明研究工作站,推动“西辽河文明”研究常态化开展,全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2492处、可移动文物78142件套,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6处。进一步弘扬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全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项、传承人12名,自治区级非遗项目55项、传承人88名,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累计建立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传承基地)72个,形成了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保护、传承发展的格局。持续推动文艺精品创作,全市各专业文艺院团共创作艺术作品213件,《天上的风》《敖包相会的地方》《草原意象》等舞台剧屡次斩获国内文艺创作奖项。通辽市持续加大文化精品创作扶持力度,目前已奖励扶持百余部文艺作品,各个国有文艺院团每年开展“百团千场”下基层文艺演出活动100场,各乌兰牧骑下基层文化惠民演出超千场,受益群众60余万人,乌兰牧骑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共有9支乌兰牧骑、3000多个民间艺术团。

  去年8月,首届西辽河文化节成功举办,悠久的西辽河文明在新时代通辽迸发出无限活力。文化节期间,中央和8个省区考古研究所、学术单位、文物考古领域和研究院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西辽河文化。在研讨会上,一场场围绕“比较视野下的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与发展”的主题报告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干货满满,参会者沉浸其中、收获颇丰。

  首届西辽河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是通辽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生动实践,有效提升了通辽市区域文化内涵,丰富全市文化旅游业态,成了助推全市打造西辽河文化品牌的重要举措。

  今年,为了提高游客参与度,通辽市将文化节期间的赛马节举办场地由珠日河草原赛马场转为城市赛马场,在保留传统比赛项目和演出形式的基础上,举办“音乐嘉年华”,通过“旅游+演唱会”形式,打造“城市那达慕”。“辽河情”传统民歌演唱会、“西辽河之光”惠民文艺演出、“辽河水上游”游乐会、“聆听通辽”音乐嘉年华等独具特色的文体活动,成为进一步弘扬北疆文化,深化西辽河文明研究宣传,打造展示地域文化、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影响力的品牌节会。

  以西辽河文化节为载体,推进文化与旅游、体育、休闲、度假等深度融合,打造西辽河文化符号,打响“悦来通辽”文旅品牌,助推通辽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悦来河旅游休闲街区等多处旅游休闲空间的开放,将为游客提供美食品鉴、儿童娱乐、沉浸体验、打卡互动、演绎欣赏、非遗文创等丰富的互动游玩体验,一系列新场景、新项目、新服务,进一步丰富了通辽市旅游业态,打造“全民参与、全时共享、业态融合、商业互动”的全新模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经济周看
   第06版:包头
   第08版:盟市专线
文旅相融共绘“诗与远方”
暑期研学游热力十足
慢特病参保患者就医有了更多选择
各路高手 逐梦草原擂台
法官进社区 服务零距离
“千园之城”让市民 推窗见绿 出门入园
保护区里建起 生态警务联勤站
有滋有味很正宗 “内蒙古羊杂”征服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