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是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必须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来推动

  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进一步提高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张学刚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牵引,进行整体谋划、系统布局,对于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要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有机统一。要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增强核心功能,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完善支持政策制度;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促进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建立政府投资支持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完善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和促进投资落地机制。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建立高效的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健全企业破产机制,完善企业退出制度,进一步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

  健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健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国式现代化是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必须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来推动。要加快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不断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四个面向”,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健全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体制机制,优化重大产业基金运作和监管机制,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体制机制,推进生产性服务融合发展,健全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机制;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健全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加快完善国家储备体系;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目标顺利实现。宏观调控是党和国家治理经济的重要方式。要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进一步提高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构建国家战略制定和实施机制,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加强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健全国际宏观政策协调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绩效评价制度,加强公共服务绩效管理,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健全多层次债券市场;完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规范约束机制和上市公司分红激励约束机制,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规则对接、标准统一;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健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完善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优化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制;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有效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补足中国式现代化短板。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权益,加快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健全城市规划体系,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优化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完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健全同宏观政策和区域发展高效衔接的土地管理制度,优先保障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合理用地,使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我国对外开放领域,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建立同国际通行规则衔接的合规机制。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打造贸易强国制度支撑和政策支持体系,健全贸易风险防控机制,完善出口管制体系和贸易救济制度;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促进和保障对外投资体制机制,健全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完善陆海天网一体化布局,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作者系内蒙古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理论特刊 ④
   第06版:影像力
   第07版:盟市专线
   第08版:阿拉善
   第09版:悦读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生态环保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动高质量发展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