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绿树掩映、繁花似锦的阿拉善盟巴彦浩特镇营盘山上放眼远望,初秋的巴彦浩特城区美景尽收眼底:熠熠生辉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整洁的街道纵横交错,碧水如镜的巴音生态湖游人如织,巍峨的定远古城古朴典雅,一个个功能齐全的住宅小区风格迥异,一片片新建成的生态游园和街心花园绿荫葱郁……勾勒出一幅生态良好、景色秀美,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美丽画卷。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今年,阿拉善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制定民生清单,紧紧围绕交通、就业、医疗、养老、社保及公共文化等领域,办实事、破难题、补短板,随着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得到回应,阿拉善盟以实际行动交上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让大漠驼乡居民感受到民生改善的炽热温度,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描绘出一幅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民生新图景。
打造宜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 建立体交通网铺就腾飞康庄路
暑假中,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九龙园里欢声笑语,孩子们在儿童乐园嬉戏玩耍,家长们在一旁休息娱乐,十分热闹。据了解,提升改造后的巴彦浩特镇九龙园成为集运动、休闲、亲子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优质公共空间,儿童乐园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也给家长们提供了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以前这里只有景观池,没有娱乐设施,改造后成了我们遛娃的好去处。”居民口小芸说。
“今年,我们将九龙园整体打造成了一个无动力乐园区,有多项游乐设施,可进行亲子活动,设置了休息区和烧烤区,可以自助烧烤,园区免费提供桌椅和烤具。同时设置了沙池区供小孩玩耍,大人可以在这里看电影、K歌;公共区还设有旋转木马、网红桥、网红秋千等娱乐设施,并提供自行车、小卡丁车,可以骑行畅游九龙园。”九龙儿童游乐园负责人张海燕说。
宜居生活环境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整洁、优美、舒适、绿色的人居环境,是惠及千家万户的重要民生工程。游园绿地提升改造、老旧小区焕然一新……今年,阿拉善以盟府巴彦浩特镇为代表的中心城镇人居环境持续优化,让广大居民真切感受到“民生城建”的力度与温度。
绿色是宜居城镇最鲜明的底色。为了让“开窗见绿、推门见景”的“绿色福利”惠及更多居民,今年,阿拉善左旗城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重点实施6大主题公园和1个游园升级改造,2个“口袋公园”建设和5个重点交通出入口绿化景观建设,进一步拓展绿色公共空间,推进城镇绿地全民共享。通过一系列提升改造,城区公园绿地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呈现出一幅“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和美景象。
游园绿地日新月异,老旧小区也旧貌换新颜。任兴茂是巴彦浩特镇温馨花园小区老住户,从小区建成起就一直住在这里。“我在这里住了21年,随着时间推移,小区各项设施老化严重,给住户们带来诸多不便。这几年,小区实施了几项改造工程,变化特别大。现在,小区广场地面平整了,健身器材更新了,绿化越来越好,为居民日常休息提供了很多便利,这是政府给群众办的大好事。”任兴茂高兴地说。
据了解,今年,巴彦浩特科技小区、银苑新村、文华尚景二期、文华尚景(烟草)小区、国税小区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均已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给排水和热力及强弱电管道敷设、硬化混凝土浇筑、绿化提升等工程。经过改造,老旧小区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提质,地上道路、小广场等公共空间升级,真正实现了“里子”更安全、“面子”更亮丽。如今,随着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阿拉善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型城镇的步子正越迈越稳。
交通兴则百业兴,交通畅则百业旺。今年,阿拉善盟加快推进立体交通网络布局和建设,打通“主动脉”,畅通“毛细血管”,在改善居民出行条件的同时,也为推动全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连日来,在包银高铁银巴支线内蒙古段项目各施工现场,建设者们全力以赴抢工期、抓进度,持续高效保质推进项目建设“加速跑”。包银高铁银巴支线全长115公里,其中内蒙古段全长74.36公里,于2022年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通车。项目建成后,阿拉善盟将接入国家“八纵八横”铁路网络,对改善外部通行条件,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近期,国内最长支支航线——阿拉善盟首条“支支通”航线成功开航,为阿拉善立体交通网建设再绘亮丽“空中廊道”。据了解,这条由华夏航空执飞的阿拉善左旗经停包头至呼伦贝尔往返航线,将阿拉善左旗通往包头的行程缩短至1小时,将阿拉善左旗通往呼伦贝尔海拉尔的行程缩短至4小时,真正实现了让进出阿拉善的居民及游客少绕路、少费时、少花钱。
年初以来,阿拉善盟进一步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出行堵点、痛点问题,加快补齐城乡交通短板,持续建设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不断以“毛细血管”串联起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截至目前,全盟农村牧区公路总里程达6588公里,31个苏木镇全部通三级及以上公路,200个建制村通上了硬化路,“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农村牧区路网基本形成。
与此同时,为保障广大群众特别是偏远地区农牧民安全、便捷出行,该盟扎实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中心城区至各乡镇的客运通达率达100%。从穿山越壑,到穿云破雾;从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到立体网络持续完善……如今,阿拉善盟各族群众欣喜地看到,该盟正以更通达、更快捷、更舒适的交通网建设兑现民生承诺,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也让阿拉善“走出去”“引进来”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快。
织密织牢社保网托起群众幸福梦优质医疗沉下去健康服务提上来
为切实保障全体居民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阿拉善盟持续推动社保服务体系从“广覆盖”到“全覆盖”迈进,以提质升级的实际成效,不断提高广大参保群众幸福指数。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乌兰哈达嘎查居民牛凤兰已年过花甲,虽然岁数大了,不能从事劳动生产,但每月20日及时到账的养老金给了她一份保障,让她感觉很安心。“每月能领800多块钱,零用足够了,人老了就得有个保障。”牛凤兰笑着说。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作为社会兜底性养老保险政策,充分发挥着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作用。近日,阿拉善盟社保中心完成今年养老待遇调整工作,全盟共36821人受益。据该盟社保中心工作人员吴晓睿介绍,今年继续采用“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其中,定额调整指退休人员统一增加相同额度的养老金,体现社会公平;挂钩调整指增加的养老金与个人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双挂钩,体现基本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人员调整养老金时增加相对较多;适当倾斜调整则体现重点关怀,主要是对高龄退休人员的照顾。
在进一步上调参保居民养老保障待遇的同时,今年,阿拉善盟还为1788名低保、特困居民代缴养老保险,有效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实现了困难群体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居民。
年初以来,阿拉善盟聚焦社保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全盟各级社保经办机构持续强化社会保险政策宣传,持续提升政策知晓率,推动各项惠民政策真正覆盖到位、落在实处。在今年的“社保服务进万家”行动中,盟社保中心走进额济纳旗,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工伤预防及参保扩面”培训,普及工伤保险知识,提升职工工伤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全盟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加快推动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转型升级,大力推行一网通办、掌上办及综合会员制等经办模式,引导各参保单位和群众积极主动注册网上大厅,企业养老保险核定经办全部实现网上办,让参保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办理社保业务。
“社保部门将持续围绕群众关心的社保服务需求,拓展更多服务事项,不断推动社保服务延伸扩面,实现线上线下齐发力,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阿拉善盟社保中心主任冯雪梅说。
这几日,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环城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开始逐一上门为签约对象服务。今年71岁的杨子贵老人患高血压多年,两年前又确诊糖尿病,是家庭医生的“重点”服务对象。社区家庭医生每年都会上门与他签约服务项目,平日里经常打电话询问他的身体状况或上门提供诊疗服务。对此,杨子贵老人赞不绝口:“医生检查全面、服务细心,工作做得很好!”
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广大基层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的重要举措。年初以来,随着阿拉善盟紧密型医共体、医联体建设加快推进,以三级医疗机构为龙头,苏木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嘎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全盟三级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近日,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一名患者来到该盟中心医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结肠癌。考虑到患者身体各项功能良好,阿拉善盟中心医院综合外科团队组织多学科会诊讨论后,决定为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由综合外科医生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专家共同实施,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各项指标平稳。该项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盟中心医院外科微创技术迈上新台阶。
2023年以来,阿拉善盟中心医院依托平台型医院建设目标和院内“一带医路”专科发展机制,加强内引外联,积极与自治区和宁夏、北京、广东、福建等多地医院达成“院院合作”机制,通过引入优质医疗资源,推动全盟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该盟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朱有存介绍,目前该院已聘请30多名专家,建立多个工作站,在心脑血管疾病、普外科常见疾病、消化和呼吸道疾病、肾内科专病等学科方面重点发力,专科能力建设取得较好成绩。
据了解,今年,该盟中心医院规划建设5个重点专科,并从人才、资金、设备、绩效等方面予以倾斜。同时积极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成立城市医疗集团,通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分级诊疗建设,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医改一小步,民生一大步。如今,基层做好后期康复及慢病管理、上级医院负责急危重症和疑难病例救治的阿拉善全盟分级诊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大大提高了群众看病就医的便捷性和救治效率。
多措并举稳就业筑牢民生之本 文化惠民点亮百姓幸福新生活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就业稳则民心定、国家安。今年,阿拉善盟继续把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夯实就业服务基础,持续推动就业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质增效。1至6月,全盟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344人,农牧民转移就业2903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职业培训是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今年,阿拉善盟各级就业服务部门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和求职者、创业者意愿,科学合理设置培训项目,目前已开展母婴护理、电子商务师、办公软件应用等技能培训班17期、创业培训班6期。
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居民杨秀琴自2009年辞职后一直待业在家,日常靠打零工维持生活,收入极不稳定,属于就业困难人员。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就业服务中心通过主动发现、主动联系、主动服务的“政策找人”方式,先后为她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就业见习等服务,并给予其特困援助等帮扶,让就业服务保障政策精准惠及重点群体。如今,杨秀琴已被纳入公益性岗位,成为一名环卫工人。她说,通过参与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学到了新技能,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公益性岗位为聘用人员缴纳医疗和养老保险,让她今后的生活更有保障。
保障好重点群体就业,兜牢民生保障底线。针对重点群体就业难的问题,该盟进一步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有效发挥公益性岗位在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稳定就业形势等方面的作用。上半年,该盟公益性岗位新增54个,发放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440.9万元。
“今年,我们对就业政策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建立政策送达清单,向各类市场主体和群众宣传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实施10项稳就业、促就业重点专项行动,突出‘免申即享’‘直补快办’经办服务模式,加快释放助企纾困政策红利。”阿拉善盟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李丽华说。
稳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举措。今年,阿拉善全盟各级就业部门持续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主动对接创新产业、各领域重大项目、急需紧缺用工行业企业,通过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民营企业服务月”等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促进供需高效对接。同时,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系列活动,多举措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确保企业用工需求。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落实国家、自治区各项稳岗稳就业扶持政策,确保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上半年,全盟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53.65万元,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72.9%;共为企业兑现各类补贴和减免、降低缓缴失业金等7160.5万元。
文化惠民工程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工程。今年,阿拉善盟文化惠民活动亮点纷呈。从喜庆热闹的元旦、春节文化活动,到“舞动北疆”的全盟广场健身舞大赛,再到各具特色的旗区消夏晚会,全盟各地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主线,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
日前,“定远夜·营城里”古城消夏文旅系列活动点燃了阿拉善人的夏日激情。阿拉善王府烤全羊技艺展示及品鉴、美食节、音乐派对、古装快闪表演等系列活动,让广大居民和游客在“吃、喝、玩、乐、游、购、娱”间畅享缤纷夏日。
“定远夜·营城里”古城消夏文旅系列活动,只是今年该盟推出的众多特色文旅活动的一个缩影。从年初“热辣滚烫”的加长版春节假期开始,无论是古城花灯、演艺活动、全息投影,还是元宵节的古城新春庙会、千架无人机表演和璀璨焰火秀,一系列亮点突出、组织有序的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宛如一道道温暖人心的“文化大餐”,丰富了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近日,在阿拉善盟文化馆一楼教室内,文艺辅导员宝鲁尔正在给学员们排练曲目《欢乐的陶布秀尔》,为参加全盟消夏晚会做准备。盟文化馆的专业老师通过多种形式,手把手、面对面地为文艺爱好者们精心讲解,不仅让大家掌握了专业知识,还为做好基层群众文化“传帮带”工作打好基础,推动精品文艺真正走进群众、惠及群众。
据阿拉善盟文化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丽娜介绍,上半年,全盟各级文化馆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为主题组织开展文艺展演、公益培训、文艺辅导等线上线下群众文化活动500余场次,服务群众23万余人次。
在推动传统艺术逐渐走进百姓生活的同时,该盟还积极发挥“文化惠民村村行小分队”和广大文化志愿者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打造面向不同群体的惠民项目,将文艺演出源源不断送到基层群众身边。阿拉善盟乌兰牧骑制定实施《2024年阿拉善盟乌兰牧骑文艺创作计划》,推出《前行的路》《晒秋》《晨曦北疆》等19部文化艺术作品,目前已完成8部作品创作。重点项目音乐剧《征途如歌》计划今年9月进行汇报演出。上半年,阿拉善盟乌兰牧骑开展“百团千场”下基层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百余场次,惠及观众2万余人次。如今,无论在人口集中的城镇,还是在偏远农牧区,丰富活跃的文化活动已成为阿拉善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让广大居民和游客更好地感受阿拉善历史文化遗存的魅力,更多地参与博物馆“大课堂”,阿拉善博物馆精心策划开展“穿越时空的‘陶’宝之旅”“岩·艺”岩画拓印体验等活动,以“流动博物馆”的形式走进机关单位、老年大学、中小学校、苏木嘎查,将博物馆馆藏文物及阿拉善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多角度展现在人们面前,让更多人从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上半年,全盟各级博物馆以馆藏文物资源活化利用为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136场次,累积接待观众12万余人次。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如今在大漠阿拉善,持续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为生活“加温”,随着一张张民生清单的破浪前行,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使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不仅提升了百姓的生活品质,也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幅幅清晰的民生实景图温暖着百姓的心田。
(本版图片均由阿拉善盟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