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物件显大智慧

  骨针作为缝纫工具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产生,外形延续至今。骨针的出现与“串”和“连”这两个动作紧密相关,穿针引线将物品连缀在一起,是骨针孔眼的意义。线的起源与发展基于人类在生产劳动中的不断尝试。最初的线产生于人类“携带”这一实际需求。把自然界中外形细长、韧性较好的植物茎叶集成一束,可增强其韧性的强度,再用这束茎叶将物品捆扎在一起,便于携带,这就是“线”的最早形态——绳。

  “集束”不尽人意的地方是植物茎叶的长度有限,不好打结,使捆扎的范围和效果受到限制。人类在劳动与实践中发现,把植物的茎叶集束后再拧绞,既能延长绳的长度同时也增强了绳的抱合力。在长期的实践应用中,人类尝试控制“拧绞”时的动作力度,用“捻”的方法对绳进行再加工,让绳在强度和细度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得到更长、更细、更强韧的“线”。集束—拧绞—捻,人类在这一系列动作进化过程中不断尝试用不同的植物纤维、动物韧带优化线的能力,为纺织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骨针造型简单,中国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的骨针大多在北方,针孔较大,这可能与北方寒冷的气候有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骨针,出土范围扩大到长江下游,并且出现了长20厘米,宽近1厘米的骨针,这意味着骨针的功能开始分化。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中游和长江下游骨针大幅增加,仰韶文化遗址中出现的骨针规格集中在6厘米至8厘米间,还出现了3厘米的短针,这与精细丝麻织物的出现有关。河姆渡遗址出土了这一时期的蚕纹,河南青台遗址发现了最早的丝麻织品。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骨针虽然出土数量较少,但3厘米左右的短针数量却增加了,说明这一时期精细化织物在进一步发展。汉代,钢针问世,骨针退出历史舞台。

  (刘艺彤  供稿)

  (本版支持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实打实干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出新路
   第06版:出彩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影像力
   第09版:社会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资讯
   第12版:法治
骨针为笔话春秋
史前文明的保障
最早的缝纫工具
小物件显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