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知道,黄河距薛家湾城的直线距离不足6公里。站在薛家湾的黄河边,总是想到一个词:水乳大地。这首先缘自感官对一种气息的确认。一脚下去,竟有湿润的水汽从脚底升起。一天阳光,紫气东来,你看见了黄河岸断千尺、草木彰天的幽胜景观。
一
城市的精神面貌由物质具象体现,在历史传统和现代进步之间,作为文明成果的城市,无可避免地随着人类活动的演进而变化。创造力和想象力蕴藉其间。
薛家湾是一座新城,但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人类活动的一个点,一个可以探测文明深度的实验场。时代有幸让它成为发展的一个样式。
我们的一切行为是历史风起云涌、推波助澜的结果。历史呼应现实,现实呼应变革。孔子说,知就是智慧。
那么,让我们回到薛家湾本体。这座城有形的结构主体,是塔哈拉河。它给了我们一个以水营城的意象。它的城市建设和创造以这个意象而展开,城市的具象由此衍生。我们要感谢创意者为我们规定了一个时期的发展,甚至规定了我们文化和精神的走向。
演进是人类发展的形式,所有伟大的创造都是演进的结果。那么,让我们回过头来,稍稍打量一下历史演进的遗存还有多少?是不是这棵老柳树可以进入我们的视野了。沿着这棵老柳树追寻,可以得到历史有力的启示。
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一棵树,而是一个路标,甚至是一个范式,某种标准。
如果说,以水营城奠定了薛家湾的深度,很好地完成了它的起跑,那么,以树营城,就是在提升和拓展它的广度。具象说,城在林中,人在树下;意象上,让绿色成为一切发展的底色和象征。也就是说,让绿色发展与生态优先融入生产生活的细节和举手投足之中,成为一种方式。
回到一个最小的细节,这棵老柳树是这座城的一块试金石,它将用命运来证实这座城缔造的深度。一切生命的奇迹,皆有与生俱来的价值。当绿色凌驾于一切事物之上时,秩序已经展开,即使我们一时无法超越,至少不会留下遗憾和失误。
以树营城,突破地理不足和障碍,给它一个优美的造型,让它熠熠生辉,成为我们精神体量的象征,提升以水营城的品质,深化城市内涵,使它更深沉、丰厚、强壮、有力,给发展一个心领神会的期许和愿景。
让这棵老柳树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浮现出来,作为一个细节,展示这座城的丰满、意志和魅力。
二
食物中的故乡很宏阔。但说实话,要去寻历史,准格尔并不是一个好去处。沙圪堵是旧了,但它的斑驳,有暗沉的艰辛。薛家湾是新的,它的焕然一新,时光后也有风雨的遗迹。
准格尔是有气度的,生活在这里的人,也是诚恳的。从历史上看,这就是一个有容量的地方;从地理上看,从汉代起,就是个得风气之先的所在;从文化上看,包容是它的起点,也是它的落点。延续2000多年,它依然鲜活、迷人,这是生活本身和这方水土的魅力。
一个人总有他生活的地方的地气,而这种地气又影响了他的行为、性格、爱好、习惯,口音就不必说了,这是他一生的胎气。但五湖四海的人到了准格尔,很快就会融合于这方水土,像一滴水落进了大海。这是准格尔了不起的一种能力,这样的涵养力也是它与众不同的气质,似乎连操着南腔北调的不同人身上的地气也失去了基元。汇聚一炉,这正是准格尔的襟怀,是它的历史,也是它的未来。
一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活力,是一种长期积累的结果。一方水土投缘于一种气质,并非偶然,连山水也要经受它的浸润,山水又反过来灌注输入生命一种充沛的元气。好山好水才能养好人,出好人,这才是一个地方真正的魅力。有什么样的人,便会有什么样的山水和城市景观。我常想,准格尔何以有如此的容纳力,2000年的时光里,有八九个民族曾在这块土地上生存,也都或多或少留下了他们生命的痕迹,更多看不见的痕迹沉淀在我们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雕刻着这片土地。
何以襟怀,不必说海纳百川的大话,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举手投足,待人接物,小到不随手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文明的细节体现的越纤细,一个人的气度愈宽阔。一个地区亦如是。
入城还又出城来。认识薛家湾要站在薛家湾城外。一个城市的内涵由城市的语言表达出来。
20多年前,准格尔的重心在沙圪堵。沙圪堵与薛家湾的形成,都与水有关。这两个地名,都是水土流失形成的风物。以水赋形,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化的选择和方向。换一种说法,农耕文化的思维根深蒂固,生产方式的变化,轻易改写不了固有的文化理念与传统。其实从沙圪堵到薛家湾,还是同质文化的地理选择与互换。
薛家湾是一个大通道,也是一个文化过渡带。薛家湾,往南顾望,是晋陕大地,秦风晋俗;往北翘瞻,是大青山麓,呼和浩特是祥和的,青色和白色宁静而包容。夹在中原与草原当中,这就是薛家湾的特殊面貌。这其实在很大种程度上塑造了准格尔人的气质与性格。
三
用南腔北调归纳一种精神,所呈现的还是其容纳力和蕴含的能量。30年的时间建造了一座城,以及以这座城为辐射带动的区域经济格局与构架,都可以归结为一种速度和力度。
如果你有兴趣,你可以以薛家湾为圆心,向直径100公里的各个方向勘察,一个具体的触手可及的、与众不同的薛家湾迅即就会隆起。
一个有容纳力的地方,一定有一种沉潜的活力。这个活力,雕刻着这座城的性格。城市景观是这种群体性格的再现。全国文明城市既是名片,也是内涵。它像一个容器,锻炼并隐含了一种力量。某种程度上,很多的幸福感其实来源于此。
从地理上看,它是连接中原与草原的纽带,它的四周有大山和大河。它的历史充满想象,它的现在又充满魅力,现实本身是最有价值的存在。有价值就有吸引力。
我们通过对煤的开采,建立了一座城市,也建立了一个文化空间,使薛家湾成为一个经济活跃的地方。无须讳言,容纳,丰富,赋予了这座城巨大的能量和热情。
也无须讳言,30年的建设与发展,它丛生的茂盛的枝条依然还是煤炭业,新能源的补充和扩能,根基还扎在资源禀赋的沃土中,它有理由枝繁叶茂 ,繁花似锦。
百川归流,愈是体量巨大,愈要有一个承前启后的归宿。这也是一个迫切需要寻找方向和解决方案的命题。其实,这也是任何一个地区面向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由之路。
还好,只要这个南腔北调犹在耳边,与生俱来的活力依然会生生不息。
四
任何一个城市的夜色,都可以读作气色。薛家湾的魅力很大程度上由夜色体现出来。但遗憾的是,薛家湾灿烂的夜间,没有像它的华灯绽放一样,点亮夜间经济活力。滨水夜色,本应该是夜色经济的最好载体。它完全有可能成为薛家湾经济、社会的新载体、新业态、新模式、新特色,甚至新地标。成为薛家湾标志性的风物。
一个出类拔萃的夜景,正为城市定向提供着新的可能。它彰显和渗透出了城市的鲜明风格。某种程度上,它是经济繁荣的一个标志,也是社会风貌的一个体现。
薛家湾的景观是现代性的,这个具有历史传统的地区,建筑或者说景观的形式感并不强烈。工业景观的诞生和出现,首先是打破了文化上的住守主义倾向。工业景观巨大的体量,主宰了工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也成了区域物质力量的主体。建筑上的彻底脱胎换骨,使这一地区获得了新生。但景观的非复合性构建,依然明显地传递出传统观念对它的束缚。
一座城市的构想,要由城市的文化来完成。不论一座城市的经济体量多么庞大宏阔,它的理念、信仰、意志都要由一种精神来体现。也不论现实多么富有活力,即使我们不惜把潜藏在心底的一切赞美词汇送给它,它也依然是云中霓裳,池中羽衣。
体现它质地和华美的是我们置身其间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楼房、每一道门里的景观和景致,甚至每一个细节上盘桓的人文纹理的天然呈现。人的创造力的释放,幸福感的获得,是一座城最基准的标杆。各行其是,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包容、笃实成为风尚。
五
薛家湾是囯家的花朵。渊薮之中,盛开时,色彩斑斓,领秀一方。
关于薛家湾,我笃信这样的传说:走西口的薛姓先人在树下歇息时,以手掘地,挖出一眼泉,清冽的泉水映出他疲惫的脸,于是就决定停下漂泊的脚步,在这里筑土结屋,安顿身心,不走了,再也不走了,这就是家园了。薛家湾就此诞生了。
200多年后,薛家湾成为黄土地上一座拔地而起的城。它经历的沧桑、凝聚的历史,演化为一种文明符号,连同它的时代烙印、文化记忆熔炼成一首史诗。
历史造就了两个薛家湾。一个是黄土沟壑与柳树构成的薛家湾,春种秋收,半瓮清水,一斗糜谷,间或香火缭绕过戏台,时光也曾清平。鸡鸣狗吠中的薛家湾,只是一个憨厚的中年农人。另一个是一座城,这座“汪洋”上的城,它越来越夺人眼目。
从柳树到塔吊的缔结与颠覆,锦绣了农耕年华与工业时代的灿烂千阳。一道文明中最磅礴的风景,成为这座城满目雄浑的景观。
也因为此,特殊的环境与景观,创造了物质财富,升华为一种对家国、民族、人生的信念和信仰,精神财富也由此积聚。这大抵才是薛家湾诞生的意义。
薛家湾是一个有风俗差异的地方。百里来风,千里来俗,薛家湾正孕育着一种新风俗,总是使人想到一个词:五湖四海。一种风俗的形成、积淀、传承、长期延续,是地理、历史、文化三者作用形成的共同结果。
一座城会与千千万万座城发生联系,交流、互补、融汇,生发出丝丝缕缕的新绿,如此往复,一定会诞生这座城的诗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