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对情感满足和精神享受的需求日益旺盛。当购物遇到心灵,一场满足情绪价值的消费热潮悄然兴起。中消协近期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提出,2024年,除了追求性价比之外,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有望打造今后一个时期新的消费热点。
从“好运连连”的水培四叶草到写着福字的彩色键盘贴画、卡皮巴拉木鱼等,再到“爱因斯坦的脑子”“莫生气戒尺”等虚拟商品……近些年,情绪消费品一路走俏。所谓情绪消费,是指通过购买能带来情绪价值的商品或服务,满足自己情绪需求的消费行为。与传统实用性的消费行为相比,情绪消费更加注重商品背后的精神陪伴和兴趣爱好,属于不折不扣的为情绪价值买单。
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模式,情绪消费反映了年轻人更加注重自我满足和情感体验的消费趋势。从“买一个让自己开心的商品”到“买一个商品让自己开心”,年轻一代消费者追求的不只是商品,更是一场心灵按摩、一剂情绪解药。《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三成受访年轻人会因为情绪价值疗愈身心而进行消费。年轻人这种热衷为情绪价值买单的消费新理念,不断催生出新的消费场景,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吸引一大批商家纷纷入局,情绪消费成为新热点的市场前景愈发可期。
值得注意的是,情绪消费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比如情绪消费品因市场监管的缺失,对服务提供者的专业能力和伦理规范没有明确规定和要求,出现了泄露消费者隐私、提供不正当服务、不合理收费等问题。再比如,一些主播在直播带货中别有用心地滥用情绪消费:有的通过“电商捧哏”铺垫氛围、诱导消费,有的通过虚假宣传让产品以次充好,还有的编故事卖苦卖惨煽动情绪。凡此种种,既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也给情绪消费健康发展带来了隐患,必须引起重视。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打造情绪消费新热点,需要下好规范先手棋。情绪消费如果缺少完善的监管机制,就容易野蛮生长。相关部门要秉承正确引导和规范发展的理念,从情绪消费品合法边界的确立、行业标准的塑造和消费维权预警机制的构建,以及消费者隐私的保护、合理收费等方面入手,量身打造出适应情绪消费发展要求的长效监管机制。如此,才能有效避免情绪消费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和消费纠纷,促进其健康成长。
当然,避免情绪消费中出现的各种权益损害,消费者也不能置身事外,既要注重在消费过程中保护好个人信息和隐私,又要对商家提供的部分虚拟性温情服务保持理性,不能为了满足情感需求而罔顾其潜在风险。志在分得情绪消费市场蛋糕“一杯羹”的商家亦应明白,无论是消费情绪、情怀还是情感,真诚以待才是必杀技,切不可为了眼前利益而忽悠和坑害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