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釉色柔美多变,缘于其釉料中加入铜、铁作为呈色剂,所以它的青色不同于一般的青,而更接近于蓝,且会浓淡不一;在蓝色中又能出现窑变铜红釉,演化出朱砂红、玫瑰紫、海棠红、丁香紫等色彩,被人们誉为“千钧万变,意境无穷”“钧无双配”。
杯底有一朵倒扣着的六瓣莲花,中心凸起呈直口,花瓣与杯壁的连接处有六个孔,使底座内外相通。花心中是一个小巧塑像,如果在杯中倒入酒水,塑像就会浮起来。随着杯里酒水的渐渐减少,塑像便一点一点往花心中的直口里沉落,直到杯干酒水尽,塑像落入杯底。
出水观音杯在宴饮中还可作为游戏的“道具”。酒水倒入杯中后,观音塑像会慢慢旋转浮出,每次浮出后停滞的朝向不是固定的,酒桌上的人们根据观音塑像的朝向来决定喝酒的人,与“曲水流觞”有异曲同工之妙。
釉自上而下由深变浅,由薄变厚,杯身下部釉色堆积犹如蜡液。杯身整体造型呈上卷的荷叶形,敛口、圈足露胎。杯底倒扣六瓣莲花,花中心有能浮动的观音塑像,因此称出水观音杯。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从古至今,各地窑口众多,名瓷辈出。尤其是到了宋代,形成了以官、哥、汝、定、钧五个窑口为主的特色瓷器品种,其中尤以钧窑瓷器最为突出。
钧窑又称钧台窑,始于唐,兴于宋,一般窑口均难以仿制。元代,钧窑延续了宋代的烧制特色,虽然工艺发展上稍逊于宋代,但也不乏精品。
赤峰博物馆二楼“和同一家”展厅陈列的出水观音杯,便是元代钧窑瓷器。杯高6.9厘米,口径9.5厘米,足径3.8厘米,胎质坚硬,整体施天蓝釉,釉色中略带棕色。釉自上而下由深变浅,由薄变厚,杯身下部釉色堆积犹如蜡液。杯身整体造型呈上卷的荷叶形,敛口、圈足露胎。杯底六瓣莲花中心有浮动的观音塑像,头梳螺髻,眉眼清晰可辨,神态安详,衣衫疏朗。这只设计精巧,饱含古人智慧的出水观音杯出土于赤峰市宁城县南山根,为国家一级文物。
将酒水倒入出水观音杯中,杯底花瓣中心的观音塑像就会在酒水的浮力下缓缓从花心的直口中浮出。杯中酒水的水平面恰到好处时,观音塑像便整体浮出圆孔,好似盘坐于莲花之上。当酒水逐步减少,观音塑像又会随着杯中酒水的减少,徐徐落回孔中,最后隐匿在底孔之内。宴饮时通过观察杯子内观音塑像显现的高度,就可以判断杯中酒水的多少,所以出水观音杯是一件体现宴饮之趣的公道杯。
出水观音杯在宴饮中还可作为游戏的“道具”,当酒水倒入杯中后,观音塑像会慢慢旋转浮出,每次浮出后停滞的朝向不是固定的,所以酒桌上的人们根据观音塑像的朝向来决定喝酒的人,和古代文人墨客的“曲水流觞”有异曲同工之妙。
出水观音杯集工艺性、艺术性、趣味性和科学性于一体,是元代制瓷工匠聪明才智和高超技术的完美体现,也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文人之间宴饮的风尚雅趣。
从出水观音杯的釉色来看,钧窑虽也属于青瓷一系,但其釉色却不局限于单色青瓷,反而种类丰富。其多变的釉色并不只是因为调制了不同釉料,而是缘于独特的窑变特征。入窑一色出万彩,端艳绝伦世无双。钧瓷自身有着独特的窑变艺术,这一特征非五大名窑中其他四个窑口可比拟。变幻莫测的钧瓷釉色,非出窑难以判定,是古代最具特色的瓷器品种之一。
钧窑釉色柔美多变主要因其釉料中加入铜、铁作为呈色剂,所以它的青色不同于一般的青而更接近于蓝,且会浓淡不一,在蓝色之中又能出现窑变铜红釉,演化出朱砂红、玫瑰紫、海棠红、丁香紫等色彩。它的釉色可以呈现出红里有紫、紫中有蓝、蓝里泛青、青中透红、青蓝错杂、红紫相映,可谓瑰丽多变。因为钧窑打破了过去颜色釉瓷器只有青瓷和黑瓷的两大单色类釉瓷格局,所以被人们誉为“千钧万变,意境无穷”“钧无双配”。
钧窑烧制有“十窑九不成”之说,因此古人常用“黄金有价钧无价”来形容钧瓷的珍贵。出水观音杯的天蓝色釉就是钧瓷的典型釉色之一,上面的棕色就是钧窑典型的特征——窑变所产生的。这种釉色在当时非常难烧制,尤其是出水观音杯的杯体内外均为一体成型,既要保证出窑后杯中的观音塑像不因烧制中釉料流淌黏着成一体,能够在杯子中浮动自如,还要保证成品不炸裂,杯外杯内釉色均匀,这十分考验制瓷匠人对烧制中火候的掌握程度,非经验丰富者难以烧出。
元代钧窑的窑口分布范围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山西等地,是对宋代钧窑的继承和发展。元代钧瓷与宋代钧窑不同的是胎壁更厚、胎质疏松,有砂粒及砂眼,胎质颜色一般呈深灰、土黄、褐灰,胎釉结合不如宋钧瓷紧密,而且釉质乳浊失透,多有大小气泡和棕眼,整体制作水平和工艺技巧在精致程度上均无法与宋瓷比拟。
元代钧瓷工艺分为两次烧制,即素烧和釉烧。器物在成型以后,坯体首先要素烧一次,之后再挂釉入窑烧制一次。钧瓷的釉料属于高硅低铝富磷矿物液体,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艺术釉,需要经过多次分层挂釉才能成品,因此比一般瓷器的釉更厚重些。
元代钧窑制瓷匠人的巧思令人钦佩,出水观音杯以独特的魅力让我们领略到了钧瓷之美,钧瓷之趣。
(本版图片由赤峰博物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