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道杯作为饮酒器,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巧妙的设计中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满招损,谦受益”哲学理念,不仅彰显我国古代制瓷工匠的技艺和智慧,还是古人崇尚适度、自律观念的完整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元代钧窑是对宋代钧窑工艺的继承和延续。宋代钧瓷无论是民窑还是官窑,器物造型都非常规整。宋代钧瓷大多施满釉,且器底多涂褐色,俗称芝麻酱色,保护胎釉。而元代钧窑瓷器在当时是百姓主要的生活用具,大量的需求刺激了钧瓷的生产,导致钧瓷生产追求数量,忽视了质量,所以元代钧瓷相比宋代钧瓷质量显得略微粗糙些。虽然元代钧瓷不及宋代钧瓷细腻,但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也体现着一种美,这种美仿造极难。
元代制瓷匠人根据社会风尚在瓷器上进行创作与改造,尤其是钧窑,在当时备受推崇。钧窑瓷器不同于其他釉彩瓷器,不需要在釉上、釉下或釉中进行人为勾线、填色,作精细造型,其釉在烧制过程中会发生自然流淌,因高温反应出现天然的线条和色彩。可以说,它的烧制过程既含有匠工的人为因素,又有天然的窑变特征。这种色彩并非人为控制,而是火与釉相互碰撞产生的天然美感。
钧瓷的自然之趣在当时受到文人雅士的追捧,体现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出水观音杯很可能是元代对宋代文人之风融合的继承与发展,反映了当时上层文人的雅好,我们可以从出水观音杯这扇“窗口”去探寻元代士人的精神世界与世俗生活。
(作者系赤峰博物院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