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再获殊荣 根河市入选“自然城市”平台

  根河,大兴安岭林海深处的一座小城,呼伦贝尔最北部的一个县级市。走进其间就会发现,“唯一的‘污染’是松香,唯一的‘噪音’是鸟鸣”,这句广为流传的旅游推介语真是毫不夸张。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1.7%,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更是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有中国唯一的“使鹿部落”——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他们在大兴安岭密林中靠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这里年平均气温-5.3℃,极端低温-58℃,因此被誉为“森林之城、驯鹿之乡、中国冷极”。

  生态是生存之本,环境是发展之基。近年来,根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聚焦全市“一盘棋”、全域“一张图”的总体思路,坚持把“生态立市”摆在全市发展的首位,持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城市、中国天然氧吧、深呼吸旅游魅力名县等称号。近日,在哥伦比亚卡利市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上,根河市成功入选“自然城市”平台。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河市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截至目前,境内共有自然保护地9处,其中,自然保护区3个,分别为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满归阿鲁省部级自然保护区和潮查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为伊克萨玛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5个,分别为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牛耳河国家湿地公园、卡鲁奔国家湿地公园、满归贝尔茨河国家湿地公园和阿龙山敖鲁古雅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地面积共有3127.25平方公里,占市域国土面积的15.64%,为丰富而多样的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2022至2023年开展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显示,境内拥有植物资源839种,野生动物294种。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多年来,各保护区通过实施分区管控、建立管理站、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及加大宣传教育等措施,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让各类野生动植物得以休养生息。

  实施分区管控

  提升保护区管理效能

  9月中旬,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开始下雪,最大积雪厚度可达1米。该保护区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最为原始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区,从未受到采伐破坏,约200余种野生动物在这片不被打扰的“禁伐禁猎区”自由生长。

  为保护各类野生动物在自然状态下演替和繁衍,提升保护区管理效能,根河市根据地理状况、资源分布等特点将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核心区除了必要的定位观测、入山检查和科学考察等,不设置和从事任何干扰生态环境的设施与活动;缓冲区可以进行有害生物监测、固定样地观测等有组织的科研、教学和考察工作;实验区可以开展生态旅游、科教宣传等活动,以此来实现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保护区实行管理局、管理站和管理点三级管理体系,周围建有观测站和冻土站等机构,用于监测和研究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和动植物资源,初步形成了区域分布合理、功能较为健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为各类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庇护所。

  加强科研监测

  掌握动植物资源消长变化

  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鹿科动物——驼鹿,经常出现在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内布设的红外相机拍摄的画面里。成年驼鹿体长约为2米左右,身躯和四条长腿与骆驼相似,肩部高耸,像驼峰,因此得名。它们大多早晚出来活动,喜欢吃植物的嫩枝条,行动轻快敏捷。

  自2015年开始,各保护区逐渐开始普及使用红外相机,根据动物家域情况和保护区面积,选取7块监测样地架设165台红外相机对野生动物进行长期监测,实现对野生动植物全方位、全角度、全天候的分析。并通过为驼鹿、猞猁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佩戴北斗卫星项圈、使用无人机搭载热红外成像传感器等设备,监测野生动物迁徙路线、活动规律、家域范围、栖息地状况、种群数量等情况。先进监测仪器的大量使用,极大提高了调查效率、数据精度和安全性。

  保护区还积极与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共同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及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的野外调查,通过绘制分布图,建立数据库等途径,掌握动植物资源的消长变化,为保护区的管理和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加大宣传教育

  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氛围

  生态文明教育担负着引导全民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念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各保护区依托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物种资源,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印发宣传材料、开展环保教育等活动,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

  2021年,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成为我国最具价值的“自然课堂”之一。该保护区先后拍摄了《鸟瞰汗马》《汗马驼鹿》等10余部科普宣传片,出版了《汗马自然保护区湿地》《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等多本科普读物,开设了汗马保护区公众微信号、指尖汗马APP等多个新媒体平台,多角度、全方位展示绚丽多彩、奇特原始的汗马保护区自然景观。建成了林区首家生态文化馆,通过图片、实体标本、互动触摸屏等形式,充分展现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植物、菌类、动物、昆虫、湿地等自然资源,持续加大对公众的科普宣教力度。

  保护区丰富多彩的科考、探险、绘画、摄影和宣传教育活动,吸引了国内外各类专家、学者、新闻工作者和游客纷至沓来,提升了保护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如今的根河,森林茂密、河流密布、万物并秀。新征程上,根河市将始终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全力守护好这片沃土上的生灵草木和万水千山。(白小玲)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实打实干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出新路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评论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锡林郭勒
关键时期的关键抉择
习近平会见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
内蒙古特高压电网外送电量突破6200亿千瓦时
“碎片化睡眠”危害大
内蒙古城镇排水与污水收集处理有新规
内蒙古首单基础设施公募REITs在深交所上市
再获殊荣 根河市入选“自然城市”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