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联动惩治虚假诉讼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本报1月20日讯  (记者  郝佳丽)近日,包头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包头市公安局、包头市司法局印发了《关于建立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配合衔接机制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旨在联动惩治虚假诉讼,共筑法治防线。

  《意见》明确,四部门将民间借贷纠纷、以物抵债等19类案件作为重点关注和审查案件;将“原告起诉依据的事实、理由不符合常理的,存在伪造证据、虚假陈述可能的”在内的11种异常情况作为重点审查情形;对“高利贷、‘套路贷’、非法拘禁、强迫交易”等9种违法犯罪类型予以重点调查,核实是否存在涉嫌虚假诉讼的线索。

  《意见》指出,四部门要建立案件信息互享、程序有序衔接、整治协调配合、制度共商共建的工作格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的涉嫌虚假诉讼线索,应及时互相通报并进行移送,加强对虚假诉讼的预警和研判,有效防范和惩治虚假诉讼。人民检察院发现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存在虚假诉讼的,应依法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提出抗诉。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检察院提出的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民事虚假诉讼案件,应听取同级人民检察院意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处理。公安机关接受涉嫌虚假诉讼犯罪线索后,应当出具接受案件的回执或者在案件移送函所附回执上签收,并按规定作出处理。司法局应加强对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鉴定人、公证员的管理,发现上述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参与虚假诉讼的,依照规定进行行政处罚或者行业惩戒。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法治
   第08版:实打实干 勇闯新路 2025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乡村振兴
   第12版:公益广告
织密知识产权“保护网” 让“法护创新”深入人心
2024年全区办理 电子行驶证业务295.3万笔
联动惩治虚假诉讼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司法温度让“无碍”更有爱
守护旅客平安出行
多元化宣传让普法出新更入心
商务诚信“硬举措” 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有警出警无警访民,探索矛盾纠纷“最优解”
寒假体验法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