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北疆大地渐渐复苏,一场有关节水的“革命”正悄然进行。作为全国单位面积水资源量仅为平均水平1/6的缺水大省,内蒙古的节水行动不仅是生存之战,更是面向未来的智慧突围。
赤峰市松山区的智慧化节水示范区里,滴灌系统如“毛细血管”般精准输送每一滴水,水肥一体化技术让肥料与水“手拉手”入田;乌海市首创的“许可+预算+定额”管理模式,倒逼高耗水行业升级循环用水技术,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持续下降。
科技赋能的本质,是将水资源从“无限索取”转向“精打细算”。目前,农业、工业、生态用水数据尚未完全互通,制约着全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做到“精打细算”就需要建立“全区水资源数字平台”,整合气象、土壤、产业等多维数据,实现“一屏调度、全域平衡”。
推动水资源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让科技赋能“治水”变“智水”,才能让每一滴水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