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岱海湖面“禽戏图”

  □本报记者  张慧玲

  在位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的岱海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大天鹅、小天鹅、丹顶鹤、大鸨等时而追逐嬉戏,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引吭高歌,时而翩翩起舞,构成了一幅春景如画的“禽戏图”。

  岱海是内蒙古第三大内陆湖,也是全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区之一,在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水域面积广阔,一直是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与觅食地。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持续加大岱海水生态综合治理力度,先后实施了加强水资源保护、治理水污染、修复湿地生态等一系列举措,使岱海水质保持稳定,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据介绍,凉城县实施了岱海周边水改旱项目;完成了岱海电厂水冷改空冷工程,严禁取用岱海水,严禁生产抽取地下水;对岱海周边入湖河道进行疏浚清淤,有效增加河道径流量补给;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持续增加降雨量;全力推进流域生态修复,稳步提升生物多样性。

  “今年3月10日开始候鸟陆续抵达,预计到4月底基本迁徙完毕。与去年相比,迁徙时间和往年相近,但是今年迁徙的天鹅数量明显增多。”岱海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科研宣教室主任陈雨介绍。

  如今,来岱海栖息的候鸟种类从治理前的68种增加到101种,这里已成为众多候鸟迁徙途中的栖息乐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生态环保
   第06版:影像力
   第07版:出彩
   第08版:2025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9版:理应如此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12版:公益广告
让“治水”变“智水”
“节”尽所能为城市“解渴”
沿黄九省(区)标准化 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内蒙古贺兰山保护区 管理局为昆虫办理“身份证”
绷紧森林“防火弦”
祖孙三代的绿色接力
西辽河干流水头 27年来行进最远距离
岱海湖面“禽戏图”
生态“筑巢” 候鸟翔集
包头市大力推进 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