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生态“筑巢” 候鸟翔集

悠然的天鹅。
岸边休憩的白鹭。
在乌海湖一号码头观鸟的游人。
飞鸟翔集乌海湖。
  □本报记者  郝飚  摄影报道

  暖风吹拂大地,乌海市迎来今年的第一批候鸟。3月下旬,在乌海湖一号码头,成群的红嘴鸥在湖面上嬉戏,在距此向南10公里的水面上,天鹅、白鹭、赤麻鸭等候鸟,也成群结队穿梭于湖边芦苇,它们上下翻飞的身影与摇曳的芦苇相映成趣。

  “每天我都会环乌海湖骑行,看着沿途的美丽风景和这些可爱的候鸟,心情十分舒畅,乌海真的是越来越美了。”今年65岁的骑行爱好者张宪福说。

  每年春秋两季,候鸟都会准时沿着固定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行程数千公里。而只有生态美好的和谐之地,才能成为它们逗留的地方。据介绍,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乌海已成为红嘴鸥等众多候鸟所眷恋的理想栖息地,每年3月中旬和11月上旬,大约会有60多种、10万多只候鸟在这里栖息、繁衍。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生态环保
   第06版:影像力
   第07版:出彩
   第08版:2025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9版:理应如此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12版:公益广告
让“治水”变“智水”
“节”尽所能为城市“解渴”
沿黄九省(区)标准化 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内蒙古贺兰山保护区 管理局为昆虫办理“身份证”
绷紧森林“防火弦”
祖孙三代的绿色接力
西辽河干流水头 27年来行进最远距离
岱海湖面“禽戏图”
生态“筑巢” 候鸟翔集
包头市大力推进 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