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英翠萼带春寒

青花五彩迎春花神杯
  □朱卫东

  “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这是宋人韩琦吟咏迎春花的名句。迎春花不畏寒冷,花期最早,花色端庄,是春天的象征。

  这盏康熙青花五彩迎春花神杯珍藏于河南省开封市博物馆。杯高4.9厘米,口径6.7厘米,足径2.8厘米,重约20克,撇口、深腹、浅圈足,内有“大清康熙年制”青花6字楷书款。器型精巧绝伦,晶莹剔透,胎薄若纸,油润如玉。迎春花枝条婆娑,点点鹅黄,春天浓郁的气息跃然瓷上。

  此杯是康熙十二花神杯中的一盏。十二花神杯是康熙年间景德镇御窑烧制的压手杯。压手杯是古代酒杯的一种,口部外撇,握在手里时手正好压合,大小适中,轻重适度,稳贴合手,所以被称为“压手杯”。十二花神杯的每盏杯子各绘有一幅当月时令花卉图,12个月依次是水仙花、迎春花、桃花、牡丹花、石榴花、荷花、兰花、桂花、菊花、芙蓉花、月季花和梅花。这套瓷器创造性的将绘画、诗词、书法、篆印结合在一起,让瓷器有了更多文化内涵。《陶雅》记述:“康熙十二月花卉酒杯,一杯一花,有青花有五彩,质地甚薄,铢两自轻……若欲凑合十二月之花,试戛戛乎其难。青花价值且亦不甚相悬也。”

  为了更好展现十二月中各花卉的迷人风姿,这套瓷杯特地选用了青花五彩工艺。青花五彩,又称斗彩、痘彩等,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明代特别是成化年间的斗彩,造型流畅,胎体轻薄如蝉翼,釉面色调浓淡相宜,如脂似玉,堪称一绝。康熙时期的斗彩,承继明成化斗彩遗风,主打色料有红、黄、绿、蓝、黑、紫、金等,胎质轻薄透体,纹饰古朴大气,构图严谨,绘工精细,别有一番风韵。

  青花五彩迎春花神杯瓷画汲取传统国画“写意”特色,数丛杂草,几点繁花,充分展现早春的清新之气。杯体的另一侧用青花色料题写白居易诗作《玩迎春花赠杨郎中》的“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诗句,配以娇艳的迎春花,诗画相映,报春迎新,生机盎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春第一会”特别报道·赤峰篇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广告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科技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一年之计在于春
金英翠萼带春寒
燕子归来杏子花
曲水流斛雅士情
鹿鹤同春万物新
桃红柳绿簇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