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桃红柳绿簇春华

桃花柳燕图
  à

  □郑学富

  清代画家李鱓(sh n)的《桃花柳燕图》现收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该画中有以写意的笔法画出一棵枝干劲健挺拔的柳树,树上垂下众多枝条,柳叶葱绿青翠,显示着勃勃生机,让人想起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句。柳树后面绘有几枝桃枝,红花、白花竞相盛开,淡绿的树叶映衬花间。桃树枝干以褐色设色,与墨色的柳树枝干相映成趣。桃柳之间,4只早春暖燕或展翅飞翔,或静立树枝,或欲俯冲而下,或吱吱啾啾,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整个画面和谐明朗,笔墨精致,描绘了桃红柳绿、燕子嬉春之景象,生动地传递了春天的气息。正如宋代诗人杨简诗云:“桃红柳绿簇春华,燕语莺啼尽日佳”。燕子是春天的象征,燕子也为春天带来了热闹和诗意,古代诗人们以吟诵燕子来赞美春天。杜甫曰:“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画的左上方有作者自题诗:“临风作态笔端寻,无限乌衣报好音。欲画堂前多燕喜,花光柳韵与垂深。”

  《桃花柳燕图》作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四月,时年李鱓56岁。李鱓(1686-1756),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扬州人,扬州八怪之一。李鱓工诗文书画,曾随蒋廷锡、高其佩学画。后受石涛影响,擅花卉、竹石、松柏,早年画风工细严谨,颇有法度。中年画风始变,转入粗笔写意,挥洒泼辣,气势充沛,对晚清花鸟画有较大影响。在文人写意花鸟画向现代跨越的时候,他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开启了清代海派写意花鸟画乃至近代写意花鸟画的先河。写意花鸟画的表现形式亦有新的突破,破笔泼墨,酣畅淋漓,笔墨奔放,富有动感。同时汲取没骨花卉的表现方法,工细严谨,色墨淡雅,变化丰富,富于立体感,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春第一会”特别报道·赤峰篇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广告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科技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一年之计在于春
金英翠萼带春寒
燕子归来杏子花
曲水流斛雅士情
鹿鹤同春万物新
桃红柳绿簇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