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方撷英

  保护传承

  文物变身活教材 红色基因代代传

  自治区文物局积极组织开展革命文物资源调查,革命文物资源家底越来越清晰。目前,全区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9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处,盟市旗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8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44处。

  据了解,目前全区有19个旗县(市、区)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12处遗址纪念馆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2处草原入选首批国家级“红色草原”名单、8个红色旅游景区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区现有可移动革命文物13155件(套)、抗战文物908件(套)、红色标语48条,均实施了精细化管理。下一步,自治区文物局将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郭伟伟)

  统筹布局 

  巧打光伏组合拳

  助农增收促发展

  近日,《关于进一步扩大光伏帮扶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方案》提出,要以培育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为重点,统筹布局、科学施策,高标准推进光伏产业帮扶工作。重点从电站布局、资金落实、电站建设、并网验收、收益分配、运维管理等方面保障光伏产业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新型产业。

  《方案》规定,要大力倡导推行“光伏+”设施农业、“光伏+”养殖场、“光伏+”田头市场、“光伏+”加工车间、“光伏+”供暖、“光伏+”碳交易等“光伏+”复合产业发展,加快推动农村用能绿色低碳发展进程。此次光伏帮扶工程在全区未享受光伏扶贫政策的行政村实施,计划在12个盟市实施全区光伏帮扶村级电站100万千瓦左右,帮扶对象约5万户、10万人,拉动6000个以上的行政村稳定增加村集体收益达20年。(王林喜)

  示范引领

  建强党员中心户

  架起党群连心桥

  党员中心户在牧区发挥着上联党支部下联牧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近年来,锡林郭勒盟东乌旗额吉淖尔镇党委深入实施“抓乡促村带户”整体提升工程,不断加强“五好”党员中心户建设,充分发挥党员中心户“六大员”作用,实现了党员中心户、党小组组长、网格长、牧民小组组长4岗“一肩挑”,每个党员中心户覆盖30至40个牧户,传递党的理论政策,收集群众急难愁盼,提供帮代办服务,使党员中心户成为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切实打通了服务党员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额吉淖尔镇探索建立“三步优选”培养机制,从返乡大学生、致富能手、乡土人才等优秀人才中孵化28名党员中心户,持续发挥“五好”党员中心户示范引领作用,让党员中心户成为反映民声、传递民意、解决民生问题的党群“连心桥”。(丁宁)

  蓄力突破

  平台能级再提升

  跑出开放加速度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自封关运营以来进出口总值连年增长,2023年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5.8%,达到79.6亿元,占全市外贸总量的48.5%,占自治区外贸总量的4%。其中进口值达到21.86亿元,出口值达到57.74亿元。

  空港园区管委会立足自治区加快建设“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积极参与和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产业集聚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保障,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平台功能优势,全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进综合保税区提质进位。在外贸水平提升、推动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的同时,制订综合保税区提质进位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为企业提供最优政策匹配,促进本土外贸业务回转和产业链建设。(丁宁)

  技术扶农

  农牧民获评职称

  为乡村振兴添彩

  近日,乌海市首批7名来自农牧业生产一线的农牧民顺利通过2023年度农牧民职称评审,成为拥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新型职业农牧民。此次获评7名农牧民职称评审范围包括农牧民高级农艺师2名、农牧民高级兽医师1名、+农牧民农艺师1名、农牧民兽医师1名、农牧民助理农艺师1名、农牧民助理兽医师1名。

  乌海市保元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保元取得农牧民高级兽医师职称。乌达区乌兰淖尔镇泽园新村党委书记李军取得农牧民农艺师职称。海勃湾区领恒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宋辉取得农牧民助理农艺师职称等。

  据了解,乌海市农牧民职称分为农艺(农经)、畜牧(兽医)、工程(农机、水产专业)3个类别,职称级别分为高级、中级、助理级。评审中学历、论文等参评条件“门槛”较低,注重获评者在解决实际农业生产问题、带强产业发展、带动农区居民增收致富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引领农牧民转型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王林喜)

  以“动”治“冻”

  能源保供强发力

  居民安心过暖冬

  近期,中铁十五局集团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包神铁路运输处以“动”治“冻”确保冬季能源运输。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保障了机车在极寒天气下的能源运输供应,为冬季能源保供,确保广大居民过上“暖冬”贡献了力量。

  为保障冬季严寒条件下能源运输通道畅通,该单位及时启动防寒应急预案,加强冬季安全行车培训,大力组织机车保养员、技术员开展机车防寒期“回头看”专项普查,确保机车安全正点运行。重点检查了机车的电气系统、制动系统、车顶设备、走行部等关键部位,严防冬季机车大部件断、裂、脱。同时,对库内停留机车进行定点打温热备,严防机车管路冻结、气路漏泄事件发生。对机车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机车在极寒天气下发挥优质运输机力。(王林喜 韩争辉)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北疆国防
   第06版:要闻
   第07版:社会
   第08版:出彩
   第09版:相约十四冬魅力内蒙古·影像力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资讯
   第12版:公益广告
开展特巡排查
地方撷英
巴彦淖尔市98名干部“揭榜挂帅”打头阵
“掐”出来的非遗让传统技艺焕发时代风采
林果产业美了乡村富了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