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网络联系,花费不到3000元,即可获得一本教师资格证。尽管是假证,但是登录教育部门官方网站后,居然可以通过验证。假证“转正”的背后,是一整条串联起买家、卖家、黑客、非法制证者的售假链条,且犯罪手法目前在国内尚属首例。(11月26日《新京报》)
不但公然售卖假证,而且还可以在教育部门官网进行验证,无疑,这样的假证更有欺骗性,对公共管理秩序的危害不容小觑。
不过,假证“转正”运用的黑客技术并不高明,例如,在网络诈骗中常见的各种钓鱼网站与交易验证程序,所运用的正是类似的技术。可见,假证“转正”敲响的还是信息安全警钟。现代社会信息与诸多利益紧密相连,必然使得信息安全与信息技术运用构成影与身的关系。维护信息安全,不能只盯着信息安全犯罪的打击与惩治,更应着眼于技术上防范,提高安全等级,筑牢防火墙,毕竟大部分信息安全犯罪利用的都是信息系统的漏洞。
维护信息安全,公共管理机构应当先行,既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安全防护的意识,还要逐步推动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维护的一体化,改变政出多门的弊端,同时,也应逐步建立公共管理信息安全防护技术标准,保障公共管理的安全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