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忆往昔从军岁月

  老连队如今的面貌
  1981年我荣获神枪手时的留影
  捡到的残损弹壳
  西安战友吕长健(摄于1980年)
  1979年11月,我入伍来到了阿拉善左旗,部队驻扎在贺兰山最西北边缘,与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近在咫尺,这里是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营地附近没有乡村,没有人烟。我们连所在地三面是山,山与山之间不足300米,出了山口便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这里的气候极其恶劣,天天小风不断,大风时起,冬季温度在零下20多摄氏度到30摄氏度,虽然我们的冬季装备是皮帽子、皮手套,大衣内里是皮毛的,也阻挡不住寒气逼人。

  新兵训练一个多月了,进入武器知识的学习,这是大家特别喜欢的课程,走出校门进入军营,渴望触摸到心中的那杆枪。从此,射击预习成了主要的课目,上午走队列,或是军事理论的学习,下午在靶场上一趴就是3个多小时,零下20多摄氏度,冰冷的戈壁滩,真不是滋味,枯燥乏味的动作,瞄准、抠扳机、拉枪栓,三点一线,3个多小时重复一个动作,着实是对人的耐力、意志的考验。

  开始时,我们还不懂为什么要天天如此,一趴一整天,三点一线,瞄准……每天回到班里,冻僵的手一解冻,钻心的疼。一次,连长讲了一段话:“每天重复一件事情,这就是训练,平时多苦练,战时少流血,我们都要争当神枪手、神投手,练得一身好功夫,才能成为合格的军人。”

  打靶是为了检验平时的训练效果,100米的胸环靶,检验的是精度,分10环、9环、8环、6环、5环,我在1981年团里考核“神枪手”时,荣获团里颁发的“神枪手”证书。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连长经常教育我们的,夏季的射击预习要顶着烈日,茫茫戈壁无遮无拦,有的战友把夏季射击预习戏称“晒背”,烈日炎炎的戈壁滩,跟火炉子一样,枪管被晒得滚烫,战友们的脸个个是黑黢黢的。

  2016年春季,我很是费了一番周折来到了老连队旧地,茫茫戈壁更显沧桑荒凉。因1985年我们部队被撤销,营地从此便弃之风沙中,如今,连里的营房已是残垣断壁,静静地随岁月而去。我特意来到射击场,在砂砾中捡到了一枚残损的弹壳,我如获至宝,将其收藏。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经意间,从黑发青年,步入了白鬓之秋,时不时会想起从军的岁月,想起我的连队,还有戈壁滩和贺兰山。文/许双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公益广告
   第05版:新报调查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声音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中国·关注
   第11版:世界·综合
   第12版:娱乐汇
   第13版:老照片
   第14版:健康
   第15版:发现
   第16版:劲爆体坛
忆往昔从军岁月
老邻居
文艺青年
老照片 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