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瓷上牡丹 花开富贵

  宋珍珠地牡丹纹瓷枕
  元青花牡丹纹罐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素有“富贵花”“花中帝王”等美称,历来被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牡丹纹也是传统瓷器上最常见的吉祥纹饰之一,寓意雍容华贵和卓尔不凡。

  宋代登封窑白釉珍珠地划花折枝牡丹纹枕,腰圆形,高12厘米,长25.8厘米,宽18.4厘米。这只瓷枕器型圆润,枕底素洁无一丝纹饰,后侧留有一圆形通气小孔。枕壁四周刻划有形态各异的卷草纹。枕面缀满细密的小圆圈,仿若满地洒落的珍珠,两朵硕大的折枝牡丹花开正艳,叶片上脉络清晰可辨。珍珠地画花瓷器系模仿金银器錾胎工艺烧造而成,源于唐,兴于宋,因器物上的“珍珠”纹饰灵动、活泼,富有生命力而驰名。这只瓷枕上的牡丹花姿态优美,花蕊栩栩如生,加之整件器物釉色莹润,白中闪黄,颇具宋代瓷器清爽悦目之神韵,非常难得。

  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罐,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罐身高27.5厘米,口径20.4厘米,足径19厘米。直口,短颈,溜肩,鼓腹,浅圈足。罐体内外遍施白釉,外壁上的青花纹饰大有讲究,自上而下各不相同。罐颈为缠枝栀子花,轻盈淡雅,肩部为缠枝莲花,清丽迷人,罐腹之上盛开的缠枝牡丹,尽显富丽堂皇之气势。传世的元代青花瓷器往往会给人一种高大、庄重、浑厚、质朴的感觉,而这只缠枝牡丹纹罐器型硕大,瓷画笔意深沉有力,青色艳丽之中又带古朴,风格生动豪放,正是典型的元青花风格。

  清代雍正年间的珐琅彩梅花牡丹纹碗,撇口,弧壁,圈足。碗高约6.9厘米,口径14.6厘米,足径6厘米。碗内施以白釉,外壁以珐琅彩描绘梅花两株,枝干苍老虬劲,花枝娇艳欲滴。树下牡丹丛丛,或含苞,或怒放,花叶饱满,冠绝群芳。碗壁一侧有墨彩题写的七言诗句:“百啭千声随意好,琪花琼草逐时新。”另有“先春”“寿古”“香清”等钤印闲章。翻转碗底,可以鉴赏到蓝料彩楷书的“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外围蓝料彩双方栏,笔力苍劲,蓝料清雅,令人赏心悦目。瓷画中的珐琅彩工艺,白底彩绘,融西洋油画细腻逼真和传统国画的写意传神于一体,将牡丹花的富贵大气渲染得淋漓尽致。

  清代粉彩孔雀牡丹纹托盘,高5.1厘米,口径31.5厘米,足径19厘米,折沿,浅壁,略呈椭圆形。这只托盘采用白地粉彩装饰,口沿处绘矾红彩锦纹,盘心用粉彩加金描出一幅工笔花鸟画:乱石之中,牡丹花开,花瓣硕大无朋。一雌一雄两只孔雀静待石上,昂首顾盼,神态亲昵。从盘底款印可以得知这是一只乾隆年间的粉彩瓷盘,胎釉粉润柔和,色泽层次分明。乾隆粉彩华丽繁复的风格,可见一斑。值得一提的是牡丹和孔雀的纹饰组合。牡丹是富贵花,国色天香;孔雀是吉祥鸟,雌雄成双,牡丹和孔雀组合在一起,象征着美丽、美满的爱情,又有神圣、吉祥、喜庆的美好寓意。(据《西安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内蒙古·人物
   第05版:公益广告
   第06版:内蒙古·足球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健康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中国·关注
   第11版:世界·综合/广告
   第12版:文化看点
   第13版:财经
   第14版:声音/广告
   第15版:娱乐汇
   第16版:劲爆体坛
济南微雕:2.6克的酒具上能刻300字
“我在殷墟学考古”
瓷上牡丹 花开富贵
瓷画上娃娃 为何都是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