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瓷画上娃娃 为何都是大头?

  婴戏图是历代瓷绘艺人比较喜欢描绘的题材,早在唐铜官窑瓷绘上就有持莲童子的形象,宋金磁州窑瓷画上的婴戏题材更为丰富,有童子钓鱼、赶鸭、放风筝等。明青花中,有庭院婴戏和郊外婴戏之分,永乐、宣德时期,孩童圆脸、前额大;从正统、景泰到成化时期,小孩前额有飘起的刘海;晚明时期,孩童被画得头重脚轻且后脑勺尤大。

  那么,瓷画上的娃娃为何都画成大头呢?中国古代画论上,人体比例是以头长为单位的,人体通常为七个到七个半头长,在民间画诀中,有“立七、坐五、盘三半”的说法。1~2岁的儿童身高通常为四个头长,5~6岁的儿童身高为五个头长,儿童由于下颌尚未发育完全,颏部内收,脑颅部大。民间画诀中画娃娃总离不开“短胳臂短腿大脑壳,小鼻子大眼没有脖……”民间艺人基于小孩头大的特点进行适度的艺术夸张,这样画出的孩子虽然有点头重脚轻,却显得更加可爱了。

  (据《西安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内蒙古·人物
   第05版:公益广告
   第06版:内蒙古·足球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健康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中国·关注
   第11版:世界·综合/广告
   第12版:文化看点
   第13版:财经
   第14版:声音/广告
   第15版:娱乐汇
   第16版:劲爆体坛
济南微雕:2.6克的酒具上能刻300字
“我在殷墟学考古”
瓷上牡丹 花开富贵
瓷画上娃娃 为何都是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