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劳模任子威大象也能飞

  任子威庆祝夺冠
  《“大象”飞起来了》 画/天 呈
  任子威(左)在比赛中
  2月7日,任子威手指胸前的五星红旗,阔步登上最高领奖台。他用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帮助中国队实现了冬奥历史上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金牌零的突破,也因此成为北京冬奥会的双冠王。

  成长

  4年前的平昌冬奥会,20岁的任子威首次出征,最终带着一枚接力银牌回国。

  善于在失败中成长,是这些年任子威进步飞速的原因。2月7日决赛中,第一枪只滑了两圈就因为场地原因被中止,比赛重新开始。第二枪开始后,中国队3人轮流领滑,尝试着压制对手,任子威也是从这一枪开始,展现出夺金的实力。“相似的情景在几年前上海世界杯上发生过,当时我心态受到影响,滑崩了。”赛后总结,上海经验助推提升,才有了如今坚持不懈笑到最后的成功。

  当天的比赛中,还有个细节让人直呼“整破防了!”在第二枪中,任子威领滑,武大靖反超。接下来,任子威和武大靖交替领滑。而细心观众发现,武大靖在一次任子威超越自己后,轻轻碰了碰任子威的手,示意他“走”。赛后谈及这段战术,任子威动情感慨:“我很感谢两个队友,如果没有他们,我也拿不到这个金牌。所以说,我觉得这块金牌不是我个人的,而是属于团队的。”

  期待

  在国家队,任子威有个外号,叫“大象”。那是时任国家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给他起的,原因是她觉得任子威一旦冲起来会给人一种勇往直前、难以阻挡的感觉。“‘大象’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并不夺目,但只要给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它就会向世人展示出它的力量。”李琰一语成谶,任子威不但延续了初见时的勇猛,如今的“大象”更升级成“飞象”开始了自己的飞翔。

  飞翔的翅膀来自日常汗水的累积。“每天早8点到晚7点的训练,我总是坚持到最后的那个人。即使饱受膝伤疼痛的折磨,我依然坚持在训练场和赛场,从不缺席。”任子威曾这样自我评价。无论是小队员时期的他,还是成为国家队主力的他,在队友和教练眼中,一直是最努力的那一个。

  说任子威是劳模毫不为过。本

  “金墩墩”打算怎么珍藏,任子威霸气表示:“这又不会是我最后一个墩墩,等拿完所有的再说呗……”任子威坦言,因为疫情影响,这两年外出参赛机会变少,长时间专注

  届冬奥会,他参加男子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1500米,男子5000米和男女2000米混合接力,而且都有冲金实力。

  当天赛后,有人问他,手里的

  训练,情绪反而变得很平静。不想让自己有太多起伏,“压住心态,赛程很紧,后面还有3项比赛呢,我要让身体和心理状态保持平衡。”

  经历了平昌的失利,他总结经验,投入到下一个阶段的训练中。从当初的替补,逐渐成为中国短道速滑的核心队员,任子威的成长肉眼可见——他的技术日臻成熟,更为重要的是心态上变得更加的沉稳。

  随性,豁达,肆意……与以往背负太多的冠军相比,任子威的个性为他圈粉。昔日的“大象”已经蜕变为“飞象”,速度上提升的同时,往日那份沉稳、可靠随着阅历的增长,愈发醇厚。(据《新民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发布
   第03版:视觉
   第04版:新春走基层
   第05版:燃情冬奥
   第06版:燃情冬奥
   第08版:燃情冬奥
   第09版:燃情冬奥
   第10版:九州
   第11版:环球
   第12版:热度
   第13版:心情
   第14版:声音
   第15版:健康
   第16版:娱乐
劳模任子威大象也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