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红的中国年

  文/李  娜

  年的味道愈来愈浓,大街小巷弥漫出浓郁的喜悦味道,人们迫不及待地要与过去道别,拥抱新生的太阳。

  屋角的腊梅开花了,花瓣很小,摸上去如它的名字一般,硬硬的,厚厚的,轻轻一捻就碎成了几瓣,在指尖静静躺着,显出凌寒独开、傲雪独绽的贞静模样。心中不由诧异,若它真的开在雪地里,这抹艳丽浓郁的红色该多么令人惊艳。看见怒放的腊梅就好像看到了春天,天气越寒冷越是相信某些力量正在暗中悄然生长,尽管我还未寻到它们的踪迹,但没有关系,世事总是百转千回,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也会遇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只管好好对待自己,穿红衣戴红花,把日子打理好,把心情整理好,怀着一腔希望面向未来,盼头就会越来越浓。

  岁末时节滴水成冰,一切都急速萎缩,唯有过年的气氛日益饱涨,在外打工读书的游子彻底卸下负担,带着一腔思念上路。坐汽车、挤火车、赶飞机、走山路,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一路风尘仆仆、历经艰辛,心中却始终温暖。傍晚的风吹得脸生疼,口中呼出的雾气遮挡住视线,游子终于赶在夜幕将落未落时分进了家门,挂在门廊下的红灯笼在风中轻轻摆动,荡漾出一圈又一圈幸福的涟漪,抬头的一刹那,游子望见了世上最温暖的红,所有的委屈、不舍和孤独就都值得了。

  扫房、洗床单被罩、蒸馍馍、酱肉、贴对联、炸带鱼、炖羊肉、剁饺子馅……节日的仪式感从劳动开始,扫尘意味着扫去一年的霉运,粮食囤的越多则昭示着来年的收成越多,红红的对联表明开门纳喜,晶莹的汗水掉在地上摔成了好几瓣,心中的喜悦却丝毫未减,人

  们从极致的劳累中生长出极致的欢喜,就像怀揣一个秘密一样,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揭晓。

  中国人表达感情向来含蓄,我们相信越含蓄的东西越永久。人们在春节前闷声劳动、埋头苦干,盘点上一年的收获、梳理下一年的计划,用踏踏实实的收获把日子的角落填满,向着极致的红和明媚的春天进发。一如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所做的那样,虽经历磨难,在纷飞战火、天灾人祸、朝代更迭、文化赓续中顽强地讨生活,却仍然执着地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和“事在人为”“人定胜天”,相信只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就能一起向未来。

  有了红色幸福才显得郑重其事,平凡的日子过久了,总需要一点鲜亮的色彩点亮生活,它总在恰到好处的时刻给人安慰,总在冰天雪地里生出温暖的意味,叫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家中的炉火、温热的土炕以及四处飘香的饭菜。此刻,我静坐家中,年的气氛浓烈如火,红衣在身,红包在手,红红火火的生活在身边,我沉浸在红红的中国年中,幸福遨游。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发布
   第03版:视觉
   第04版:新春走基层
   第05版:燃情冬奥
   第06版:燃情冬奥
   第08版:燃情冬奥
   第09版:燃情冬奥
   第10版:九州
   第11版:环球
   第12版:热度
   第13版:心情
   第14版:声音
   第15版:健康
   第16版:娱乐
红红的中国年
上班了
额娘的小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