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人怎么画插图

  《澄衷堂字课图书》插图
  常言道,插图是书的眼睛,好插图能影响人的一生。

  近日,部分小学教材因插图质量,产生争议,引人思索:什么才是好插图?如何提高插图质量?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印刷插图的国家,而手绘插图至少在战国时便已出现,历史上著名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职贡图》等,原本都是插图。明代插图达到最高峰,出现了建安派、金陵派、徽派等,仅徽派插图世家黄氏一门,便出了40多位名刻工,此外汪氏、刘氏、仇氏等,均称哲匠之门。明末“十竹斋”活用饾版、拱花、指尖压揉等技,被郑振铎先生赞为“臻彩色木刻画最精至美之境”。

  自清代雍正后,传统技艺仍存,美学观念亦无剧变,插图质量却陡降,大部分书籍甚至无插图。直到1830年代初,西洋传教士舶入石印技术,才略转颓势。

  印出世界第一张插图

  1942年8月,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手绘帛书,中间是文字(900余字),周边是12月神像,每个神像都有文字说明,被视为现存最早插图。后被美国学者骗走,现存塞克勒艺术馆。

  上世纪70年代,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多卷帛书,如《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导引书》等,都有手工插图,惜《胎产书》等书的插图已损毁。

  魏晋南北朝时,图文结合已常见。顾恺之是中国史上首位插图师,代表作有《女史箴图》(配张华《女史箴》,现存唐摹本)、《列女传仁智图》(配刘向《列女传》,现存宋摹本)、《洛神赋图》(配曹植《洛神赋》,现存四件均宋摹本),原作未能保留下来。

  南朝梁萧绎的《职贡图》(现存为宋摹本)录12朝贡国的人物画像(原作可能有25—31国),每图附题记,记录风土人情等,开“左图右史”的读图传统。“左图右史”一般指嗜书好学者,身边都是图书,此处指“左舆图、右文字”的传统图书形式。

  1907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敦煌看到唐咸通九年(868年)印刷的《金刚经》,盗至英国,现存大英国家图书馆,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插图,可能也是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宋代能彩印  实物没找到

  唐代是中国插图发展的高峰期,但皇权长期忽视雕版印刷术,插图多靠手绘,只在上层流传。寺庙较重视印刷,成品以佛像为主,线条流畅洗练,但内容单调,只印单色。932年,在冯道建议下,后唐明宗批准雕印儒家《九经》,这是首次由国家主持的印刷工程,促进了雕版印刷术的推广。

  五代出现了“印线填色”,是彩色印刷的先声。

  宋代插图更普及。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福建建安的勤有堂刻《列女传》,配123幅插图;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吴翚飞、黄松年、赵元辅等合编《六经图》,分六卷,插图309幅,被赞为“图象具精,字纸兼美”。

  宋代重视实用性插图,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添入大量药用植物插图,此外小说也开始配插图。宋刻本被后人赞为“尽善尽美”,插画亦“秀雅古劲”。清代图书馆学家孙从添曾说:“若果南北宋刻本,纸质罗纹不同,字画刻手古劲而雅,墨气香淡,纸色苍润,展卷便有惊人之处。”

  清代乾隆在宋刻《韩昌黎集》上御题:“字画精好,纸墨细润。非坊贾冒为旧刻者,可比天禄琳琅(清代皇家藏书楼),所储《韩》集,当以是本为第一。”

  宋代出现了“镂版印染”,虽只有两色,但在技术上已近彩印,即御府刻本《三朝训鉴图》“凡十事,事为一图,饰以青赤(黑红二色)”。据文献载,北宋曾发行铜版印青、蓝、红三色纸币,接近今天的彩色印刷(四色),只是尚未发现实物。

  从高峰一下跌到低谷

  明代插图极尽优美,彩色印刷亦是高峰。其中代表是胡正言,他在崇祯时供职于翰林院,辞官后创“十竹斋”,潜心研究笺纸。

  胡正言用小版(即饾版)多次套色印刷,且将纸放在雕版上,锤出凸凹感,即“拱花”。宣纸吸墨强,易印糊,胡正言不用木板压印,改用手指按,突出“水感”,模印古画,几可乱真。

  清初插画水平不逊于明,可雍正后突然出现崩溃式滑坡。郑振铎说:“清人所刊之小说传奇,多半没有插图,即有之,亦愈趋于简陋,几无一可观者。乾嘉以上,尚略有明人遗规,乾嘉以后,则几乎所作者,人不像人,兽不像兽,如顽童之涂墙,如初民之随意勒石之作。”

  首先,大兴文字狱,雍正近20起,乾隆达130多起,人人视家中有书为大祸,民间出版战战兢兢,图书质量已不再重要,安全排在第一位。插图原本是从批评转化而来,人物像赞应点明他和现实的关系,风险尤大,优先被删。

  其次,明清画手无版权意识,彼此互抄,据学者朱逸宁钩沉,清刊《三国演义》中邓艾的插图与《水浒传》中董平完全相同。刻手用假名接私活,如刘君裕和刘启先即同一人,一种图案用八家。

  其三,插画靠近文人趣味后,乱加山水、楼台等,只为炫技。且违背造型规律,将奸臣曹操画成驼背,把普通人画成甲虫状,格式多且繁,不师法造化。显然,明代插图已至原系统的极限,要突破,必须打破系统,可行业被打压,经营者看不到未来,人们宁守旧、不开新,遂长期停滞。

  “大人眼中的有趣”

  民国时,现代插图传入中国,人们对插图的认识从“褒贬人物,传达教化”,转向“引起想象,补助记忆,增加兴味”,不再只从道德角度看插图。从小学语文课本插图变化中,可见端倪。学者骆卡娜在《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研究》中,分成三个历史阶段:

  1912年至1919年:以1901年出版的上海《澄衷堂字课图书》为代表,特点是插图多且好,缺点是用图解字,无趣味,人物神态千篇一律,且高小部分插图少而劣。

  1920年至1928年:“五四运动”后,人们重视“儿童独立人格”“儿童本位”,不合儿童趣味、不能帮助儿童个性发展、没有生活教育、只为识字而设的插图渐被排除,更多采用故事性插图。

  1929年至1948年:加入大量宣传教化的内容,画手有“中国漫画第一人”丰子恺、“中国连环画史上第一人”陈丹旭等,较具美感。但骆卡娜发现,插图暗含着性别歧视——120篇课文与性别无关,所配185幅插图中,仅30幅有女性,且多是旁观者、路人,只有谈到母子关系,或介绍花木兰、嫦娥、秋瑾等,女性才成主角。插图中都是“大人想象的儿童”,被画成听话、爱学习、守秩序、坐姿端正,至于趣味性,不过是画上猫、狗、麻雀之类“大人眼中的有趣”。

  (据《北京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发布
   第03版:法治
   第04版:调查
   第05版:视觉
   第06版:健康
   第07版:健康
   第08版:钩沉
   第09版:热度
   第10版:环球
   第11版:九州
   第12版:体坛
   第13版:风铃
   第14版:声音
   第15版:娱乐
   第16版:广告
古人怎么画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