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像一阵风

  文/贾舒琴

  年少时总觉得生活应该是个万花筒,如今在我的眼里生活就像一阵风的样子。

  一直在思索活着的意义,余华先生笔下的《活着》,主人公与命运的和解,那个和老黄牛相依相伴的老人。行走在岁月的风里,我们只是芸芸众生中很普通的一个人,有时候孤独得像一轮悬于浩瀚夜空的明月,有时候热闹得像千万株拥挤的草木。

  在喧嚣的城里待久了,就想逃离回渐行渐远的村子,找寻那些埋在记忆深处的过往,生活原来的样子已然模糊。悠闲的沐浴阳光、微风,放眼望去山头依旧伟岸、挺拔,老人的脊背却再也扛不起一袋米。山路、河流、庄稼,它们在季节的更替中茂盛、葱茏、凋零。

  越靠近乡村旷野就越觉得神清气爽,短暂的停留,一次没有目的的奔赴。“见一面少一面”的别离,变成赤裸裸的现实,面对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老人时,岁月的劲风依旧呼啸而过。

  那个生命垂危的老人,瘦骨嶙峋地躺在土炕上痛苦地呻吟、呼吸声时而急促,时而微弱。他的嘴里不停地冒出一句话“这口气咽不下去啊”。姐姐的姥爷瘫痪四年,期间我随姐姐去她姥爷家往返好几次,看着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不能走路到不能坐着再到躺着不能动弹,老人被病痛折磨得渐渐地失去了力气。伺候他的是一位脱顶的、驼背的白发老太太,拄着拐杖蹒跚而行的老妇人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就连院子里摆放的家什也都整整齐齐。一辈子的追随,一个女人从年轻貌美到满脸褶皱,她的脸上是平静的、安详的,面对躺在病榻上的伴侣,她佝偻着背忙前忙后,她已然习惯了这样的日子。

  他们不想变成孩子的负担和累赘。孩子们还有自己的日子要过,自己还能动弹,还能做口饭吃,这是他们絮絮叨叨在嘴边的话。他们倔强地活着,尽自己残存的力气,与病痛、与孤独、与死亡的恐惧抗争。

  爷爷在我的印象中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读《西游记》、看新闻、唱山曲。年轻时候当过村干部。如今,他不再是那个讲话时声音高亢的爷爷了。当他拄着拐杖行走的时候,我望着他的背影,不禁黯然神伤,“我们的爷爷老了”,不再是当年穿着中山装在村里宴席上当代东的爷爷,他的兜里总会装着几颗糖。这个倔脾气的老头,面对老去的现实不得不妥协。他拄着拐杖行走在他的山水间,这片养育了他,留下他生活足迹的地方。

  还记得小时候,爷爷在打谷场上一边打谷子一边唱着山曲儿。秸秆搭成的茅草房子散发着阵阵草香味,金灿灿的谷子铺在打谷场上,我们围着茅草房玩躲猫猫的游戏。爷爷蹲在碌碡旁吸一支烟,仰头观天象,秋天的风紧一阵慢一阵地吹着,他黝黑的脸颊浮起笑意,这定是一个丰收的年份。

  爷爷养了一头急性子毛驴,小时候出门赶集市,最喜欢坐爷爷赶的毛驴车。车上铺一块毛毡,待我们坐好了,爷爷举起鞭子轻轻一甩,毛驴快步起跑,坐在板车上的我们不害怕土路的颠簸,被风追逐着,格外开心。尤其是四五月份的时候,微风徐徐而过,车后尘土飞扬。

  七月末,迎来了孩子们的暑假。爷爷的四个子女和孙子们拖家带口地回到村里,一大家人一口大铁锅,热气腾腾的烟火气袅袅升起。家宴上爷爷说“从今年起,我不想过生日、也不想过年了,我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个地离去”。不是爷爷迷信,是他对老去的恐惧,对死亡的畏惧。从前他计划着过好一个农民的日子,现在面对日渐衰老的身体,更多的是无能为力。

  在山上,我们找了一个避风湾,旁边的一棵大杨树像一把遮阳伞。雨水将沙土冲刷得平整、干净。点燃火炉,肉串、烤肠、奶油馒头……香喷喷的味道在林间蔓延开来。在我们忙事业、忙工作的这些年,爷爷奶奶是孤独的,他们口口声声地说“有吃有喝,不要牵挂”,其实内心定是惶恐不安的。

  夕阳的余晖将对面的山头点亮,晚风轻拂着草木,天色渐渐暗下来。孩子们欢呼着要在野地里露营,抬头数星星……蝉鸣声从四面八方响起。

  河对岸的乡村路上,车的灯光将村子里的夜划了一道明晃晃的口子,定是某个回乡的人,匆忙赶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发布
   第03版:故事
   第04版:关注
   第05版:九州
   第06版:钩沉
   第07版:公益广告
   第08版:特别策划
   第10版:环球
   第11版:热度
   第12版:健康
   第13版:风铃
   第14版:声音
   第15版:娱乐
   第16版:体坛
生活像一阵风
蜇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