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角色”涵盖了在真实生活场景里和演绎生活的电影、电视剧、戏剧等表演艺术里所有亮相、出场的人。其实“角色”一词源自国外,是由拉丁语rotula的意译派生出来的;这一概念最初由德国的社会学家格奥尔·齐美尔提出,后来在世界各国流行,由专业词汇引申为通用词汇。
但“角色”蕴含的意思,我国早已有之,称“脚色”。
两宋时期出现了“脚色”一词,作为履历之义,在宋、明两代的公文政论中多次出现。清代翟灏的《通俗编》说:“《朝野类要》初入仕,必具乡贯三代名衔。谓之脚色。”明代方以智的《通雅》说:“脚色状,亦谓之根脚。迩来下司初见上司。犹递手本。上开出身履历。所谓脚色是也。”可见“脚色”是根底、出身、家世的意思,其表现形式类似于今天的名片。后来,俗语小说中也多见“脚色”一词,词义基本一致,诸如《初刻拍案惊奇》里的“恰象那查他的脚色,三代籍贯都报将来”和“那郑月娥见他说话牢叨,笑了一笑道:‘又不曾盘问客官出身,何故通三代脚色?’”
到清代,“脚色”一词经历突变,几乎在所有语料里都指演员,《儿女英雄传》《红楼梦》《儒林外史》《老残游记》等著作中,满篇都是类似“老梨园脚色”“长班带着全班的戏子,都穿了脚色的衣裳,上来禀参了全场”的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大约与“脚色”一词的“色”为宋代管理教坊所属部门的名称有关,如杂剧色、歌板色、拍板色等。“色有色长,部有部头”,人们用“脚色”代指演奏、演出的人员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脚色”就是如今“角色”一词的前身。后来,大概是那些有声名的演员,认为“脚”这个字不够文雅,故改为“角”,从而使“角色”一词广为流行。加之有国外专业术语的加持,使之成为大家公认的词汇。(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