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川藏行——丹巴古碉

  文/袁  溪

  成都到丹巴400公里。

  成都茶店子客运站,中巴伺候,10点半出发,黄昏6点我在丹巴。一路睡睡醒醒,遍地油菜花黄。桃红梨白,玉兰花香。心想,这里春花遍地,随便看呗还矫情什么油菜花节桃花梨花节。人乌泱乌泱的,扰了清梦,花神会不会恼?

  依山而建的丹巴县城让我压抑。丹巴,素称“岩巅上的城”,大渡河纵贯,高山深切,路宽两车道,紧贴路两边蜿蜒着高楼,近切的仿佛可以互递酥油茶。一下子让来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内蒙古的我颇有些不适,像得了幽闭恐惧症一般只想人不卸包马不停蹄地离开。

  打算去那个赫赫有名的甲居藏寨的,听说那里开发的很精致就转来梭坡了。精致会搅扰古朴的原始美,那不是我喜欢的。

  梭坡,汉语意为蒙古人。据说古时候有大批蒙古人在此驻牧,因而得名。取道梭坡,颇有些人归故里的亲切。

  住在竹姆家,看山听风吃美食。竹姆,汉语意为龙女,寓意人中龙凤。她的松日谷伴碉民宿也美成村中龙凤,幸会幸会。

  很善于表达的竹姆13岁的女儿拥珍告诉我,他们这里的民居建筑一般为三至五层,经堂房顶以及晾台的四角垒砌白石,象征四方神。楼檐中间是煨桑炉,每当重大节日或家有大事,男主人就会在那里点燃香柏枝,轻烟袅袅,代表着人和天之间的交流。

  丹巴素称“千碉之国”,其数量、分布密度、功能类型、外形种类均为国中之最。没有甲居、聂呷、中路盛名所累,梭坡古碉岁月静美。

  曾经在梭坡乡莫洛村古碉楼里度过童年时光的翁都先生带我参观,他讲丹巴古碉现存数百座,碉与楼共生的古碉楼建筑仅此一座。泥土夯实厚重墙体间有无数低矮而厚重的木门贯穿,我穿门而过,像去见身衣青毛绫裙美艳的东女国女王。

  翁都说丹巴古碉群建于唐至清代。现存碉楼多为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和家碉。他们的碉楼老居经碳14测定年代为800~1000年。碉楼具有实用层面的军事防御意义和民间宗教信仰层面的象征意义,在社会结构组织层面上,古碉具有展示威望与财富、家庭男性成员增添、家族和睦稳定及禳除灾祸等功能。

  碉楼是嘉绒藏族的骄傲。2021年,丹巴古碉建筑技术之石砌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星河流转倏忽千年。目前碉楼部分墙体开裂,如果再不抢救性保护,珍贵的遗产终将失不复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发布
   第03版:城事
   第04版:关注
   第05版:天下
   第06版:风铃
   第07版:健康/广告
   第08版:体坛
川藏行——丹巴古碉
陪妈妈卖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