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6日


“网约餐”过关才能上餐桌
亮丽风景线·法在你身边

《内蒙古日报》(2017年3月16日) 14版

□本报记者 徐跃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工作报告指出,健全完善公共安全体系,严密防范和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深入实施质量立区战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网络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提出,利用互联网提供餐饮服务的经营者,应具有实体店铺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不得虚假注册和宣传。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对餐饮服务提供者的经营行为和服务具有抽查和监督责任。备受关注的“网约餐”将迎来更加完善的监管,消费者权益将得到进一步保护。

商家要有店有证

此前,部分网络订餐平台对入驻餐厅店面情况和证照真假疏于审核,无形中为无照无证非法餐饮经营敞开了大门,使得“线下被关门”的店铺“线上照样开”。

此次意见稿明确指出,利用互联网提供餐饮服务的,应当具有实体店铺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按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主体业态、经营项目从事经营活动,不得超范围经营。

自办网站的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在其网站首页醒目位置公示其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等信息发生变更的,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及时在其网站首页进行更新。违反该规定,自办网站的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未履行相关义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此外,“网约餐”商家需要保存订单记录。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自办网站的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记录义务,如实记录网络订餐的订单信息,包括食品的名称、下单时间、送达时间以及食品流向,信息保存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商家不得虚假注册宣传

网上店铺图片光鲜亮丽,实地探访却是“苍蝇小馆”;菜品图片色泽诱人,到手后却发现卖相与实物严重不符,照片成了“照骗”。今后这类现象将被明令禁止。

根据网络食品第三方交易平台网站发布的内容,“网约餐”信息内容虚假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网络店铺的字号与工商登记注册的严重不相符,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网络上宣传的名称往往突出食品的名称;二是店内操作间实景照片与实际经营场所不相符,一些经营者为了提升店内的形象,从网络上下载了一些图片掩盖自身店内的脏乱差;三是店铺的实际经营场所与登记注册的场所位置不相符。

此次发布的意见稿指出,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网上公示的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店名和地址,应当与实际店名和地址一致;公示的门面、大堂、厨房等图片应当与实体店一致;公示的菜品信息、主辅料等应当与实际菜品和所用主辅料一致;公示的图片应当与实际菜品基本一致。

这样要求的目的,就是避免商家故意将过度美化的饭菜图片放到网络上欺骗消费者,诱导消费者订购与实际口味相差甚远的“美味佳肴”。假使新规得以实施,再有以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规避监管的违规行为,商家和订餐平台不仅要受到行政处罚,还应就欺诈行为赔偿消费者损失。

第三方平台负有抽查责任

意见稿明确,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餐饮服务提供者的经营行为和服务进行抽查和监测,发现餐饮服务提供者存在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

消费者通过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订餐,一旦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要求赔偿。需要注意的是,平台若不能提供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需由平台进行赔偿。

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按要求建立并执行经营主体审查登记、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投诉举报处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制度的,由县级以上地方食药监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为了让网络餐饮服务更加环保,意见稿还提出,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食品容器、餐具和包装材料,包装好食品。避免送餐人员直接接触食品,确保送餐过程食品不受污染。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餐具。

如今,呼和浩特市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外卖小哥”的身影。家住新城区丽苑阳光城的张浩天和李静,是一对90后小夫妻,他们告诉记者:“我们隔几天就会在美团外卖上订餐一次,炸鸡、炒菜、米线……样样俱全,送餐最快的10分钟就能送到,特别方便。”至于是否担心食品安全等问题,他们表示没有考虑那么多。

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是翻天覆地的,它的开放性和辐射性,决定了网络餐饮服务必须有更严格的监管措施,否则只会导致乱象横生。

如何让“网络款”与“实体款”一致?业内人士分析,只有强制网络订餐平台做到对线下餐饮商家的无缝、动态、实时、透明化管控,并提高违规商家和平台的法律责任,方能避免网络餐饮服务继续野蛮生长,让消费者成为“互联网+餐饮”的受益者。

◎链接

中国消费者协会称,虽然网络订餐很便利,但是在使用网络订餐服务时要倍加谨慎,要尽量选择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并具备实体店的餐饮单位订餐。

根据一项统计,国内有八成多上班族平均1~2餐是在外填饱肚子,每天三餐外食者高达六成,外食已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趋势。虽然外食快速方便,但却有可怕的“三高”:高油、高盐、高糖,以及各种食品添加剂等问题。国外一项研究表明,网上订购外卖实际在无形之中让人们吃得更多。当人们在网上订餐时,实际上潜意识地挑选了比常量更多的食物。

专家提醒,由于白领工作忙碌,往往三两口就吃完一顿饭,这种吃法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且胃也要分泌更多的胃酸消化食物,加重了胃的负担,日积月累容易发展成各种胃病,而胃炎、便秘、脂肪肝三种疾病正成为“外卖一族”的家常便饭。专家建议,经常使用一次性餐盒的人,要多吃粗粮和水果,粗纤维食物和维生素C可以帮助人体吸附有害物质,加强代谢功能,更快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