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热书 得民心者得天下 |
□艾兴君
这本《得民心 得天下:王蒙说<孟子>》,承载了王蒙80多年的人生心得,再现了《孟子》的微言大义,向世人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公元前372年,那一年是中国的农历乙酉年,鸡年。这一年诞生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姓孟,名轲,字子舆,就是王蒙《得民心得天下》一书的主人公。王蒙挖掘了孟子“民本”“仁政”思想对于当下的现实意义,将《孟子》再次激活成一部有针对性、有现实感、贴近你我人生的“新书”。他把孟子的思想归结一处即“性善”。对此,他认为中华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什么事我们都希望最后找到这个“一”,天下定于“一”。孟子找的这个“一”,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性善。王蒙还提出了孟子的“精英主义”的观点。他解读道,孟子的观点不是权力至上、君王至上,而是在天与民至上的前提下表现出来的可操作的抓手:精英至上。
王蒙认为两千多年前的孟轲,在今天仍具有启发意义。他说,《孟子》里面有这么一段很短的话:有的时候你不是相信性善吗?你不是处处都表现出你的仁德吗?但是人们觉得你的仁德不管用,盖不住那些小人、那些品行不端正的人。王蒙解读道,孟子的分析非常好,仁德好比是水,不仁德好比是火灾。当火比较大,一车柴都着了,仁德的人,就一个人,他舀一小杯水倒在上面,你浇不灭这个火。并不是水没有浇灭火的力量,问题是杯水车薪,这个水太少了。如果多找一点人,来一百个人,一个人挑一挑子水往上浇,早就浇灭了。因此,还是要用仁德去遏制,去扭转这个社会的不良风气。读之,发人深省,惹人沉思。
难能可贵的是,重新解读孟子时,王蒙并没有把他当成一个“完人”,当成儒家真理的化身。而是读书的过程中他也重新再思辨,把孟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不避讳其思想中过激的成分。在王蒙眼中,孟子很有个性,善于辩论,文思纵横而且大义凛然,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得通透贯穿,同时表达了足够的处世的聪明与应对的机敏。王蒙称孟子的可爱之处,在于他说话针对的大部分是王侯,但他敢说,比孔子尖锐,同时又灵活,很有幽默感。比如齐宣王跟孟子聊大臣给君王提意见的事情,孟子说臣子提的意见不被接受,就卷起铺盖走人,不是一脑袋撞死。读之,不禁会心一笑。
读完全书,不禁感慨,真正读懂伟大的智慧,我们将受益一生。王蒙所有的忧患与焦虑,兴奋与冲动,都落到一个实处,即创造出了既丰富又品质优良的作品。这对当下社会有着警世恒言:得民心得天下。民心向背,治世之本;亲民治世,天下归心。
《得民心 得天下:王蒙说<孟子>》
作者:王蒙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