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6日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研究》:
故乡是女人带不走的家

《内蒙古日报》(2017年4月6日) 11版

□禾刀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李艳春在《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研究》中,从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迁移、城市适应性、城市居留意愿、与男性农民工比较等角度加以分析,并针对女性农民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建议。

在李艳春看来,相较于男性农民工,女性农民工劳动强度一点都不逊色。女性农民工往往从事“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生活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工作简单、重复性强的非技术性行业,这些行业不仅累、苦、危险,而且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和假期休息,其收入远低于男性,和城市居民更是无法相比”。

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要在外出务工期间解决从恋爱、结婚、生育到子女上学等一系列人生重要问题。结婚对女性农民工更是一道人生的大考题。一旦有了孩子,意味着她们将面临母性和工作的双重煎熬。笔者曾在老家多次亲眼目睹,每到年底,随着外出打工妈妈的归来,那些一年到头见不到妈妈几次的孩子开始进入一年中最为甜蜜的时期。然而仅仅几天后,深知妈妈外出务工日期将近,许多孩子刚过完年便缠着妈妈偷偷啜泣,有的死死抱着妈妈的双腿不肯放手。每每此时,总会令目睹此情此景的村邻们流下感动的热泪。

针对女性农民工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李艳春提出了5条建议,即建立健全女性维权体系,加强女性的就业指导,加大对女性农民工的帮扶力度,在婚姻择偶上提供帮助,关注女性心理健康。这些建议当然大有裨益,但对于女性农民工而言,对她们的最大困扰可能是城市身份认同障碍。许多女性农民工出了课堂便上了流水线,多年的城市工作使得她们对乡村生活有了越来越多的陌生感和疏离感,对居留城市的期盼愈发强烈。

但期盼归期盼,现实归现实,由于户籍羁绊,加之近年来房价暴涨,她们与城市的距离仍很大。她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呆在城市务工。显而易见,即便收入有所提高,她们仍旧无法收获城市居民那样的归属感。当然,许多女性农民工特别是已组建家庭者,只得以变相方式了却夙愿,即在老家乡镇购置新房。这种新家与乡下老家普遍相距不远,但大都仅仅只是实现城市式居留愿望的标签罢了,因为对于候鸟式的农民工而言,城市的逼仄角落才是她们一年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

相较于男性农民工,女性农民工在归属感问题所受煎熬尤重:一方面她们渴望城市生活,另一方面她们无法割舍下舔犊之情。

笔者觉得,新生代农民工特别是女性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不能算是真正的迁徙,至多只是一种候鸟式流动。迁徙是因为背后有一个“家”的支撑,而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而言,故乡是带不走的家。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研究》

作者:李艳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