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6日


一篱诗雨润心田

《内蒙古日报》(2017年4月6日) 11版

□王忠范

阿荣旗复兴镇地房子村农民雪峰的诗集《一篱诗雨》,我捧读便爱不释卷。

1987年7月,著名诗人舒婷来阿荣旗时说过一句话:“诗可以写不好,但人必须好。”雪峰生于乡村长于乡村,勤劳、朴实、能干,为人真诚、善良、厚道,是好人。而她一直扎根在生活之中,坚持写作,所以诗也写得好。

大家喜欢雪峰的诗,就因为她的诗有个性和特点,读之便是享受。这个集子里的新诗,大多都很精短,却深刻,且意韵悠悠。如《黄昏》,仅仅3行:“人们不在乎饭的早晚/在树荫下/流连最后的阳光。”有景有情有意,干练、鲜活又灵动,极具感染力与征服力,让人回味无穷。又如《夜》,也是3行:“花香与露珠融入夜色/村头池塘里的青蛙还在叫/它等待一个女人入梦。”优美描写,细腻表达,婉约抒怀,使诗张开了翅膀,尽显艺术创造的意境和浪漫主义情怀。

雪峰的诗行始终在火热的生活中环绕与延伸,具有流动感和色彩感乃至美学范式。像《初冬的田野》《雨的记忆》和《路过麦田》等篇什,形象真实,意象纷然,充满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诗人给读者铺展开一副美妙的画图。有一首题为《挖野菜》的短诗,很平常的乡间一项活动,却被雪峰写出了一种想象、意味:

小时候∕一篮野菜挖回来有个习惯∕习惯一家人∕围坐一起∕咀嚼日子∕尝出甜∕现在依然挖野菜∕可是长大了的味道∕染了野菜的涩∕回不去的时候∕就把记忆翻一遍。

著名诗人邵燕祥先生说,诗要从心灵出发,要从自己真正的感受出发,要生活在自己诗的感觉里。雪峰就是打开视角,靠自己的感觉与思考,或象征或隐喻地抒情寄志,给人带来哲理的诗句。《女人和秋》,先写秋的景象和女人的形象,接着是丝巾里“露出一双眼睛∕盯住∕自己的男人和庄稼”。既情趣悠悠,又意蕴深深。《阳光下的鸟儿》:“我的心∕生出翅膀∕冲出暗夜∕和枝头的鸟儿站成一行。”娓娓叙述,在静与动中揭示一种道理。而“能让我盛开一次∕就好”。(《一朵花的愿望》)和“复制的幸福不一定幸福∕删出悲伤还会有悲伤”(《练习生活》)这些人生和生命体验的诗句,富有哲理,感受独特、强烈,读罢便能留进记忆。

雪峰是有艺术才华的诗人,所以她有属于自己的创作方法和创作技巧。她的诗追求时代感,讲究构思、意境、情重、妙美。这些,对于每个诗人来说都是重要的。

诗集里还有古体诗词,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雪峰懂得格律、对仗、兴比、用典,写来又青春、阳光和时尚,所以灵动欢快,融古今于一炉,充满令人难忘的韵律与气息。请读《雪中》:

风吹云絮雪如纱,难辨炊烟是哪家。

忽有声音天上去,回眸小村正飞花。

“一篱诗雨”会下个没完没了,而且会越下越美丽,一定能湿润每个读者的心。

《一篱诗雨》

作者:雪峰

出版社:中国诗书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