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鱼鹰成群结队重返乌梁素海

  □本报记者  韩继旺

  初夏时节,蔚蓝色的乌梁素海波平如镜,郁郁葱葱的芦苇荡中,三五成群的疣鼻天鹅、鸬鹚、海鸥、野鸭等各种野生鸟类从海面上轻快的掠过,勾勒出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丹青。

  “今年飞临乌梁素海的鱼鹰(鸬鹚)特别多,估计有上千只,这些鱼鹰只吃1斤左右的大鱼。”指着海面上一群群自由觅食的鱼鹰,乌梁素海实业公司党委书记王瑞强感慨地说。

  鱼鹰是乌梁素海常客之一。然而,由于前几年乌梁素海鱼类资源减少,鱼鹰一度难觅踪迹。如今,随着乌梁素海生态逐渐好转,成群结队的鱼鹰再次重返乌梁素海。

  “乌梁素海作为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我们会一如既往做好鸟类的保护工作。”王瑞强说。

  乌梁素海被比作河套平原之“肾”,有着储水排水作用。同时,它又是河套的“肺”,吐纳水汽,调节气候。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采取“引河水、减污水、治内源、兴产业”的措施,累计投入综合治理资金26.3亿元,加大点源、面源污染治理,实施生态补水,全力推进乌梁素海综合治理与保护。

  对于乌梁素海治理,巴彦淖尔市环保局局长尹兆明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乌梁素海就好比是一位糖尿病人,必须管住嘴,也就是必须控源减污。”

  在治理上,巴彦淖尔市建成7个旗县区所在地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全市形成日处理污水40万吨能力,目前实际污水处理量为18万吨/日,流域16个国控在线监测涉水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同时,巴彦淖尔市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业,促进传统农牧业新型化,减少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实施精细化灌溉,减少灌溉用水和农田退水,全力控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在生态补水方面,巴彦淖尔市统筹利用黄河凌汛水、灌溉间隙水,对乌梁素海进行连续性的生态补水,近年来已累计补水12亿立方米。

  为实现对乌梁素海流域水质在线监控,环保部门建成投运2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今年计划再建10个,实现乌梁素海上、下游水质监测全覆盖,确保乌梁素海水质持续改善。

  据巴彦淖尔市环保局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1至5月,乌梁素海整体水质符合地表水V类标准,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浓度符合地表水IV类标准,其余18项评价指标均符合地表水III类标准。

  水质好转让乌梁素海渔业资源有了很大起色。乌梁素海实业公司通过与河南省宿鸭湖生态养殖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采用“以鱼控藻、以水养鱼、以鱼净水”养殖模式对湖水进行生态修复,提高湖水的自净能力。生态养殖区域已由当初的3万亩扩大至9万亩。2016年,乌梁素海出产鱼类虾蟹300多万公斤。

  如今,乌梁素海逐渐重现鱼肥水美、百鸟啼鸣的和谐美景。湿地野生鸟类总数由1996年的181种增加到目前的249种,每年约有600万只野生鸟来此栖息繁殖。

  乌梁素海的生态美景也促进了旅游业发展。2016年9月成功举办了首届螃蟹节;今年1月举办了冰雪节,冬捕消失20年后重现乌梁素海。投资7000万元的京藏高速乌拉山出口至海区22公里旅游公路正在实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国际新闻
   第07版:文件
   第08版:旅游
   第09版:北国风光周刊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彩虹
我区46个项目亮相第二十届北京科博会
兴安盟:149个重点项目推动可持续发展
第九届全区少数民族运动会取消代表团团体总分奖
中蒙美术作品交流展在内蒙古民族大学举行
我区计划招募5000名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民生
阿拉善盟:逐条逐项细化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乌拉特前旗地税局开通“蒙古语专柜”推进特色服务
千人剪纸颂盛世
鄂尔多斯多晶硅改扩建项目变投资拉动为创新驱动
鱼鹰成群结队重返乌梁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