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峰市敖汉旗三义井林场,2000亩樟子松如同卫兵列队,在阳光下显得越发翠绿。林相整齐、林型隽秀、苍松挺拔,这是记者对樟子松的第一印象。
“樟子松是内蒙古抗风固沙中担任主角的树种,越是在风沙肆虐、干旱少雨的恶劣环境下,越是长得郁郁葱葱。”林场场长陈明川长期奋斗在治沙第一线,对此很是了解。
“敖汉,敖汉,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洪水泛滥。”“天降二指雨,沟起一丈洪”“人迷眼,马失蹄,白天点灯不稀奇。”陈明川对上面的描述有着深刻的体会。敖汉旗土地沙化严重,全旗沙漠化土地259万亩,沙区面积达608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一半。
赤峰人说,防沙治沙看敖汉。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敖汉旗开展了大规模的以植树种草为中心的防沙治沙大决战,林业生产建设得到迅猛发展。然而,在全旗608万亩沙区土地上,杨树作为乡土树种被大面积栽种,近年来受生理周期和干旱影响,大面积杨树林分退化、枯死,在572万亩有林面积中,以杨树为主的退化林分达到了200多万亩。于是,以退化林分改造为突破口,敖汉旗的林业发展开始提档升级。
“4月初的时候,这一片还全是枯死的杨树,不改造不行了,已经没有生态效益了。” 三义井林场处在一个面积较大的沙荒地带,对陈明川来说,造林最大的目的就是要护住林场周围的农田。借助退化林分改造的契机,他推倒了所有杨树,种下2000亩樟子松和1000亩文冠果树。根部覆上黑膜,再埋上高效节水稳流器,全部选用优质苗木,这3000多亩退化林分的档次得到明显提升。
在退化林分改造过程中,敖汉旗对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严格执行专家论证制度,确保不形成新的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同时,根据生态区位、水源、土壤、枯死面积等因素,科学选择皆伐、补植、封育等改造措施,分批、分段有序推进。目前,全旗已初步形成了“五大工程、一个基地”的发展模式,即经济林基地、文冠果基地、樟子松基地、重点区域绿化、沟道治理五大工程和绿化苗木基地。到2023年,该旗将利用8年时间完成退化林分改造面积100万亩。其中,新建鲜果经济林8万亩、沙棘特色经济林20万亩、文冠果木本油料林30万亩、樟子松基地4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