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亡灵叙事与抗战的深度反思

作者:张翎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辛华

  《唐山大地震》原著作者张翎最新长篇小说《劳燕》将视角对准了抗战。

  《劳燕》的叙事方式极为独特,它以3个鬼魂追忆往事的视角转换,还原出整个故事。小说在一开始就抛出了故事中所有人物已然死去的事实,面对这一吊诡的悬念,读者迫切想知道故事该如何讲述下去。作者借牧师比利之口冷静而又满含深情地告知了答案。所有的主人公都以亡灵的形式聚于一个叫“月湖”的地方,践行当年“生前别离,死后相聚”的约定,以各自不同的视角共同还原和补缀前尘往事,3人围绕一个叫“阿燕”的女孩,再现出逼仄苦难的战争环境下人性的千疮百孔。

  3个鬼魂都是女孩的恋慕者,因为他们3人与女孩不同的经历,女孩拥有了“阿燕”“斯塔拉”和“温德”3个不同的名字,3个名字展现了女孩的3个侧面,也展现了3个男人不同的私欲和各自人性中幽暗的斑点。这3个追忆往事的鬼魂,轮番上场,将各自所知道的故事吐露出来,以此形成小说不同的章节,错落穿插,互相补充,犹如纺线织布一般丝丝入扣,由点及面地将整个故事还原呈现出来。每个鬼魂的叙事都在关键节点戛然而止,作者尤为熟稔省略的技巧和悬念铺排的艺术,让整个故事在还原的过程中扣人心弦,张力十足。

  《劳燕》还采用了多种文体材料互相补充的方式,让小说骨肉相连,更为详实丰满。书信、日记、新闻报道、地方志、戏文,等等,多种文体全都被张翎有效地纳入到了自己的叙事进程之中,甚至整部小说有相当的篇幅是两只狗之间的日记书信和对话,这种标新立异的文体实验和叙事策略,让整个故事更加情真意切、骨肉丰满。

  张翎对于真实感的追求,还在于对战争残酷性的毫不躲避。小说中对于阿燕母女被日军欺凌的场景,一字一句,有种生理上的疼痛和愤恨。这种对于真实的贴近,在训练营第一次执行任务时的紧张以及鼻涕虫牺牲时的壮烈中也有非常直接的呈现。张翎在这些地方的处理,很有男性作家的凌厉。

  在展示战争的凶残之后,张翎又执意拿人性的温暖照亮一双双失魂落魄的眼睛。阿燕,这个被战争摧毁最为严重的女人,渐渐在严酷中站立起来,她习医治病,陪伴牧师的生活,宽容刘兆虎的丢弃;她一人照顾孩子,还要掩护逃兵刘兆虎的生存。张翎在这些感人的抗争中,给这个战争的废墟点燃火把,给读者心里照了亮。这也许就是张翎直面战争的勇敢所在,她最终是要将这一切的伤害,通过人的复原,将它踩在脚下。

  张翎在这3个人感情关系处理上,起笔是男女之间的爱情,但很快她就把这种情感提升到了一个更为宽阔恒久的层次,那就是来自生命的更为深厚的爱与陪伴。阿燕面对苦难面对背叛,最后的还击是“以德报怨”,以“爱”的力量让所有的苦难都长出新生的花瓣。这个形象温柔又有力量,宽容又有原则,坚韧却又丰沛,宽恕但不遗忘,独立却又承担。作者也正是借由阿燕这样一个角色,展现了在苦难的磐涅和命运的蹂躏下,我们民族的女性所展现出来的强韧的生命毅力和令人动容的情感动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特刊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8版:要闻
   第09版:教育
   第10版:地方·旗县
   第11版:悦读
   第12版:公益广告
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人才思想精神实质
《足迹留韵——内蒙古艺术家作家访谈录(一)》出版
亡灵叙事与抗战的深度反思
蒙汉文学交流新视野
以科学家的视角 寻找人类社会未来答案
新华热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