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通刘瑞军的电话,他正在山东青岛一家焦化企业进行技术服务。近几年,他明显忙多了,一打电话联系他,不是在进行技术测试,就在新疆、山西、宁夏等地的企业进行设备技术维护。
“以前拿着专利没人用,现在企业都主动来找我。”多年受冷落,猛然成了香饽饽的他庆幸赶上了环保大时代,让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虽然只有中专学历,而且学的又是机电,但他始终对改进煤焦化的工艺充满了想法。乌海及周边地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煤焦化工基地,看到煤焦化污染严重,别人的想法是搬离,可刘瑞军的想法是怎么改进它,让它环保生产。
煤焦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副产品——焦炉煤气,以往都白白地“点天灯”烧掉了,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了资源。他十分痛心,下决心攻克焦炉煤气回收难题。为此,他辞掉原来矿上的工作,走上了民间科技人员之路。经过10年的辛苦研发,终于走到了寻找企业进行中试的时刻。2012年时,他联系到一家山西焦化厂合作搞最后的研发。中试的过程一波三折,发生了2次小爆炸、5次改进,进行将近1年了,但仍然解决不了控制氧气浓度的问题。合作企业决定放弃了,施工队也撤走了,他筹借的50万元实验费用眼看就要打水漂了。绝望中,他受老乡水封泡菜坛盖子的启发,改进了装置,采用水封加伸缩套的方式控制住了管道内氧气的浓度问题。他成功了!
2016年底和2017年初,他获得了截至目前最为重要的2项发明专利,一个是内吸式煤气导烟回收、燃烧消烟除尘的多功能兼用车,另一个是伸缩密封导烟装置。他这2项专利技术,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煤焦化企业的焦炉煤气回收难题,焦炉煤气的回收率由过去的60%提高到接近100%,而能耗仅为过去的除尘设施能耗的20%左右。目前,这一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美国、日本、德国也达不到这一回收率。粗略一算,此项技术每年可为百万吨煤焦化企业创收上千万元。
在20多年技术创新中,刘瑞军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先后获得了15项技术专利,近20家企业应用了他的技术实现了环保达标排放。一家宁夏的焦化企业还利用他的专利技术直接脱除了焦炉烟囱中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等有害成分,并把脱硫、脱硝后的废液变废为宝,做成农家肥改良了土地的盐碱化。
搞技术创新是一项非常耗时耗力费钱的事,虽然只有55岁,但长年辛苦研发和生活不规律,让他早早患上了心脏病、糖尿病和痛风。获得了众多专利技术并没有让他成为富人,累计获得的400多万元技术服务费又被持续不断地用在了新研发上,直到现在他仍居住在50多平方米的棚户区平房里。
但他仍以创新改造环境为乐,目前,他又在进行一项技术创新研发,主要解决焦化企业含有焦油的烟气净化和脱硫脱硝难题。“这项技术成功后,既能做到环保排放,又能进一步节省能源了。”通过自己的奋斗能让蓝天多一点,刘瑞军感觉格外幸福,至于获得多少金钱回报反而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