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锦赶着牛群奔小康

李锦打扫牛圈。
李锦和养牛户通过微信公众号学习养牛知识。
李锦给牛儿“加餐”。
  □文/图  本报记者  韩继旺

  清扫牛槽、喂草饮水、整理圈舍……披着暮色,李锦又在自家牛棚前忙碌了起来。再过几个月,棚里有7头牛就要出栏销售了,他每天傍晚都要额外给它们加一顿“营养夜餐”。

  53岁的李锦是乌拉特前旗先锋镇永福村的产业扶贫户。如今,他依靠精准帮扶政策,稳健地走上了养牛脱贫致富之路。

  “要不是这一身的病,咱肯定不能当个贫困户。”说起过往,李锦透着些许无奈。

  上世纪90年代初,李锦从山东引进了100多只寒羊,在村里率先搞起了养殖,成为当时村里屈指可数的养羊带头人。可天有不测风云,2000年李锦患上了糖尿病,又接连出现了好几种并发症。农活干不成不说,看病又将所有积蓄花了个精光。无奈之下,只得将几年辛苦经营的羊群处理掉。2016年6月,李锦又因病重做了一次大手术,花掉了从亲戚那里筹措的十几万元和村民的近两万元捐款。

  就在李锦因病致贫最灰心丧气的时候,先锋镇将他列为精准扶贫对象,并送来了1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给了他重新站起来的信心和希望。

  “当时家里穷得连500元钱都拿不出来了,想到娃娃的学费,今后的生活就觉得眼前一抹黑。”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生性要强的李锦眼里满含泪水,“多亏这精准扶贫好政策,又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新希望,让我有了好好活下去的勇气。”

  李锦凭借自己丰富的养殖经验,拿着第一笔扶贫款当即买回来1头成年奶牛。母牛买回来20多天就生了小牛犊,这让他喜上眉梢。

  为了不让牛奶浪费,他又借助后续的1.2万元扶贫资金先后低价买回12头牛犊开始集中育肥。每天5点多就起床,披星戴月收拾棚圈、喂草喂料。期间,村民们帮助他翻新了圈舍,旗里的帮扶责任人为他推荐了相关微信公众号,让他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的养殖技术。

  “牛多了,买饲料的成本太高了。今年村民们要帮我把自家的50多亩地都种上玉米、甜菜,用作饲料。等今年8月份7头牛出栏,刨去成本,估计可以净挣5万元左右。最初买的那头奶牛今年又能产个小牛犊,那利润就更大了。”看着自己的“心肝宝贝”一天天长得膘肥体壮,李锦扳着指头计算着收益,眉眼里满满都是幸福。

  “这么好的社会,这么好的惠农政策,乡里乡亲都帮我,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我现在有偿还能力了,今年再贷点儿款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今后我还想成为养牛致富带头人帮助别人呢!”李锦心情舒畅了,身体也逐渐恢复了,养牛脱贫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一线
   第06版:旅游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9版:影像力
   第10版:读图
   第11版:沃土
   第12版:天下
煤矿棚户区居民告别“蜗居”时代
智慧化养老模式 还需要不断完善
李锦赶着牛群奔小康
申请合作社找不到“门” 详细流程来了!
强化科技引领 激发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