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万物生长

  □冯磊

  有时会想:人不如物。

  去博物馆参观,随处可见有年月的旧物件:木制大梁,旧瓷碗,字画、古镜、廊柱、老式纺车、耧车、石狮子乃至铺路石。

  翻看《玉器时代》一书,里面有大量出土的玉器:玉佩、玉璜、玉雕的老虎,一件件玲珑剔透、精美绝伦。

  它们被时光之水浸润,覆盖着厚重的包浆。它们是老人,也是孩子;有生命,也有呼吸。每一件东西的背后,都有讲不完的故事。

  与肉身相比,物的存在似乎更长久。

  生而为人,可以随手触摸有千百年乃至亿万年历史的物件,却无法寻得到百年以前的青春,与旧时肌肤的纹理和灼热。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有时会想:物不如人。

  八个月大的娃娃,耐不住寂寞,也要学着走路。

  几十亿年的石头,始终以一个姿态矗立,不曾有一丝改变。

  上千年的大树,春日萌发,夏日葱郁,秋日色变,冬日凋零。年年重复的,都是同一个故事。它的身边,每年经过数不清的人、飞鸟、昆虫、禽兽、风霜雨露。在同一个地方,它可以静静地站立千年。

  但这样的矗立,看在眼里感觉有几分枯燥。

  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喜欢热闹。

  有时安静下来,看看窗外伫立的那棵树,会讥笑它的保守与固执:年复一年,年年如此,直到地老天荒,有什么意义?!

  四十岁的时候,经历过一些人和一些事。再看窗外那棵树,树干似乎还是那么高,叶子还是那么绿,树皮还是那样粗粝和磨手,年年还是那样一番轮回。一切,俨然都是静止的。

  因此感叹:造物主真是神奇,它赋予一棵树如此大的定力,赋予人类千奇百怪的思想和姿态万千的灵活,又赋予了万物种种不同的功用和旅程。

  于是感慨自己早年的痴。

  上苍造就万物,本来就不是为了功利而来的。芸芸众生的忙碌与麻木,毕竟是人类自己的选择。简而言之:物有物的好,人有人的灵气。各自安好,真的无需对比。

  某一日,街头遇到故人。

  除了脸上留下几痕细纹,她笑容依旧。

  闲聊了五分钟,柴米油盐,茶舍,电影,书香,铜臭,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末了,我感慨时光的流逝。她说:二十岁有二十岁的好,四十岁有四十岁的好。

  一样的好,不一样的细节。

  我听了,如醍醐灌顶。化石般呆了很久,什么都不再多想。

  万物如逆旅,忽如远行客。各有各的轨迹,各有各的存在方式。复杂,造就了大千世界的精彩;单纯,定格了万物属性的醇厚。

  这样,其实很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6版:出彩
   第07版:要闻
   第08版:要闻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彩虹
长在土地上的念想
万物生长
村庄是写给大地的信笺(组诗)
如影随形是故乡
你好,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