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中国智慧丰富经济发展理论

作者:蔡昉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郑成宏  张君荣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间,中国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改革开放为何能成功地推动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正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未来又将走向何方?近日,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推出新作《四十不惑: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验分享》,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梳理。

  全书共计22万字,分10个章节,用通俗易懂的理论介绍了中国经济发展之谜,改革是根本动力、全球化与中国因素、超越人口红利、拥抱伟大复兴等。

  本书采用经济学的规范分析方法,以改革发展逻辑为主线,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讲述中国经济奇迹,尝试用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丰富经济发展理论。该书解释了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可以成功地推动经济高速增长,以事实描述和经济学逻辑简述了中国40年的成功发展如何促使人民生活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该书还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做出判断,揭示了当前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提出了从依靠人口红利向获得改革红利转变的思路,探讨了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实现向高收入阶段过渡的路径。

  蔡昉指出,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深挖生产要素供给和生产率提高的潜力。正确的改革开放一定能解放生产力,进而增强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其中,改革开放是充分必要条件。这也是改革开放40年经验所带来的启示。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的经济高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中国经济增长不会回到以往的高速度上,但可以延缓经济增速下降的速度,从而保证中国平稳成为高收入国家。挖掘生产要素供给和生产率提高的潜力,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改革。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生产要素供给和生产率提高尚有一些潜力可挖,中国仍可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来挖掘潜力。4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显示了改革的重要作用。改革可以直接改善生产要素的供给,并提高生产率,最终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只有通过正确的改革措施,才能激发各个领域的发展潜力。例如,户籍制度改革对于激发农村劳动力具有重大意义,金融体制改革对于国家创新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蔡昉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带来两大启示。第一,在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目标的指引下,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拘泥于模式。中国的改革最初是没有蓝图的,但有明确的方向,即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这样一个根本的目标,中国可以借鉴所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却不照搬任何现成的模式,并最终实行了市场经济。第二,意识形态在中国的改革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只有正确的意识形态才能真正让改革向前推进。以扶贫为例,扶贫的边际效益是递减的,后期推进难度会增大;当有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扶贫措施才能产生切实效益。要实现2020年全部脱贫的目标,就要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形态作为指导。

  之所以将书名定为“四十不惑”,蔡昉表示,这本书不是简单去讲中国故事,或是重复过去已经取得的理论上的共识,而是借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节点,带着问题意识对中国的发展进行更深层的思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际新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地方·旗县
   第09版:教育
   第10版:文摘
   第11版:悦读
   第12版:公益广告
■新华热书榜
用中国智慧丰富经济发展理论
20世纪中国文学的翩翩风采
舌尖上的面条 与碗里的乾坤
“茅奖”作家见证当代文学史
动物的浮尘烟云